近日,深圳市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简称“6.30”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举行,紧扣“聚焦‘百千万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主题,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核心任务和“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城乡互促、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这意味着这个已经连续举办15年的社会帮扶活动又迈进了新的一年。
近年来,深圳以“6·30”活动为抓手,举全市全社会之力持续推动,凝心聚力,构筑起巩固脱贫成果,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2019年以来,“6·30”活动认捐到账金额超20亿元,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特色社会帮扶项目,为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深圳贡献。
爱心之城汇聚爱心力量
“让我们以深圳的创新精神、务实作风、人文情怀,积极投身2025年‘6·30’活动,共同绘制‘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为全域高质量发展书写最温暖的印记。” 深圳市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倡议书向全社会发出了“共赴乡村之约 同绘振兴画卷”的号召。
作为一座爱心之城,深圳不断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6·30”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的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和个人。2019年以来,深圳企业及个人荣获“6·30”红棉杯奖项累计达289个。
今年“6·30”活动在“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任务基础上,强调聚焦“百千万工程”,聚焦产业兴村、和美乡村、富民增收、绿美广东等任务,注重“6·30”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融合、与深汕特别合作区主阵地建设融合,构建供需匹配全链条帮扶机制,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根据2025年深圳“6·30”活动工作方案,今年将开展约11项主题活动,包括 “圳帮扶”资助计划、“人人6·30”公益行动、“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消费帮扶系列活动、乡村振兴系列赋能行动、典型案例评选等,建机制、树品牌,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鼓励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创新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三良”体系带动农田增产农户增收、科技助力荔枝老树结出“致富果”、“三产融合”激活长寿之乡生态价值、农文旅融合打造生态旅游新品片、订单农业构建全链条助农闭环……
今年6月初,2024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及20+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涉及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人才振兴、乡村建设、消费帮扶、社会公益等多个类别,全方位展现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际中,深圳企业、社会组织等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资金等优势,以模式创新破题、技术赋能提质、标准输出固本,为乡村振兴注入质效双升的可持续发展动能。
据了解,自2024年起,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连续两年面向各前方指挥部(工作组)、各区(新区)对口办、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和海洋渔业局及市级捐赠接收单位征集上一年度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总结推介深圳社会力量在扶困救弱、赋能乡村振兴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其中,遴选出2023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69个,评选出腾讯数字农文旅、顺丰莲花助学、同益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桑蚕产业等20+典型案例;遴选出2024年度“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63个,评选出腾讯喀什设施农业、深业打造西山田园、喜茶订单农业、报业集团乡村振兴技能工作站等20+典型案例。
从政企协同构建长效帮扶、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动能,到人才振兴破解发展瓶颈、精准民生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再到特色模式实现可持续共赢……这些典型案例,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用创新和成效构筑起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圳帮扶”注入“圳能量”
前不久,由深圳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专家等组成的调研团队,分路走进汕尾、河源、潮州等地的乡村田间,实地深入考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传承、关爱困难群众等多类乡村振兴项目,以推动“圳帮扶”资助计划精准落地,助力乡村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社会公益拓展。
“圳帮扶”资助计划是今年深圳“6·30”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深圳市慈善会共同发起,聚焦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深圳社会组织专业赋能和资源链接,带动多方资源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特色公益项目,形成深圳与对口地区共建社会帮扶品牌的良好氛围。
从去年创新举办“人人6·30”公益行动,到今年创新开展“圳帮扶”资助计划,深圳发挥“6·30”品牌作用,持续深化社会帮扶模式创新,打造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抓手, 推动社会帮扶从“单向输出”迈向“双向赋能”。
据悉,“圳帮扶”资助计划自4月初启动后,引发广泛关注,共征集276个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初筛确定91个项目进入路演评审阶段。最终结合现场调研情况,确定了30个资助项目,并为其提供为期一年的赋能陪伴,同时同期推出一批完整度高、具备面向社会公开募资潜质的宣传推广项目,合力打造样板,进一步提升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和品牌影响力,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