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开桨,国内外40支队伍、数百名选手参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
10:1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众桨齐飞裁碧水,河边岸上喝彩隆。当百年龙舟文化遇到科技光影,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端午体育盛宴在龙华区拉开帷幕。

来自国内外的40支参赛队伍在享有“深圳最美河道”美誉的观澜河上劈波斩浪。

5月25日,2025年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在观澜河正式开桨。来自国内外的40支参赛队伍劈波斩浪,以龙舟为笔,在享有“深圳最美河道”美誉的观澜河上书写体育与文化、自然与科技的跨界华章。

从曾经以村为单位,传承文化、娱乐的地方特色项目,到如今集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于一体,群众高度参与的国际体育盛事,观澜河龙舟赛已发展成为深圳特色端午文化品牌。

赛事打造百米文化市集长廊,三大主题展区展示共27个特色摊位。

以水为媒、以赛促融。精彩的龙舟赛事,不仅是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更驱动着体育、文化和旅游项目融合发展,汇聚起“数字龙华”的强大动能,开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远航。

蛟龙逐浪 领略观澜河生态之韵

昨日上午,随着发令枪响,水清岸绿的观澜河面上,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鼓手奋力擂鼓,桨手喊着整齐的号子,双臂挥桨如飞,在赛道上激起一道道白色浪花。岸边观众欢呼雀跃,加油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观澜河龙舟赛已成功举办10届,成为龙华区特色体育品牌赛事之一。

龙华赛龙舟习俗由来已久,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作为历年端午期间举办的一项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观澜河龙舟赛已成功举办10届,已成为龙华特色体育品牌赛事之一。

本届赛事设置公开组、社区组和机关企事业组,共40支国内外队伍、数百名选手参赛。公开组邀请8支国内外龙舟专业代表队参赛,包括4支国内队伍,1支俄罗斯队伍,1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组成的联队,2支香港和澳门地区队伍。此外还有32支来自社区组和机关企事业组的本地队伍参赛。

为致敬每一位破浪前行的竞渡者,赛事以“山水共竞,文脉绵延”为核心理念设计奖杯,主体采用木质雕刻,纵向造型暗喻“勇攀高峰”的竞技姿态;顶部镂空山形寓意龙华地标阳台山,象征拼搏者翻越重重险阻的坚韧意志。而贯穿整体的流线型绿色亚克力,以半透明渐变工艺还原观澜河的灵动蜿蜒,寓意传统龙舟文化在时代激流中生生不息。

赛事将生态建设成果融入竞技场景,让传统民俗赛事成为展示城市生态文明的窗口,参赛者在竞渡的同时,可以充分领略观澜河“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之韵。

数百年来,观澜河带动了经济发展,滋养了沿岸发达的商贸业。作为东深供水工程的故道,石马河(观澜河)60年来累计对港供水超300亿立方米,满足了香港约80%的用水需求,成为港人眼中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功勋河”。如今,围绕河湖系统治理等建设,观澜河成功入选水利部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名单,为全国获此殊荣的60条河流(湖泊)之一,成为居民眼中焕发绿色生机的“生态河”。

“希望通过赛事,向国内外参赛选手展示观澜河卓越生态建设成效,同时借此为赛事增添生态亮色及厚重文化内涵,让选手与观众都能在赛事激情中,感受河湖之美。”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跨界破圈 打造龙舟文旅消费引擎

以龙舟为媒、以赛事为纽带,全力推动文体旅经济融合发展。本届龙舟赛除了有激情贲张的群龙竞渡,还以文化、科技赋能,点燃创新引擎,为观众打造水陆空多维度沉浸式体验。

无人机空中秀绘就端午史诗。5月23日,北站中心公园上演了“龙舟竞渡”主题编队表演,2000架次大漠大无人机融合端午、龙华文化与科技打造空中秀,从“文化基因解码-科技艺术融合-城区精神传递”三大维度,打造出一场兼具文化深度、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的空中盛宴。

非遗活化,舞出精彩。5月27日,龙华将以“非遗活化,科技跨界”为主题,在赛事间隙穿插呈现近10种形式多样的精彩表演,包括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班人马重现现象级舞剧《只此青绿》经典舞段,以及颠覆传统、首创摩托艇牵引狮头特技炸裂开场的潮汕双非遗创新项目《水上舞狮+英歌舞》。赛事期间还有两艘以传统摇橹船改造的巨型花船将在观澜河上来回巡游,演绎“流动的文化长廊”。

体育搭台,激发消费潜力,赛事经济影响力愈发深远。龙华区正以跨界融合的姿态,将体育赛事与文化、餐饮、酒店住宿、商超等多业态深度联动,打造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流量入口和消费引擎。

本次赛事还联动本土企业与商业资源,在观湖世纪广场打造百米文化市集长廊,三大主题展区展示企业公益、美食及对口帮扶、文创旅游等共计27个特色摊位,解锁“舌尖+指尖”多重体验,让集市烟火气升腾,激发龙华的消费热情与活力。

“智能机器人也将亮相助兴,进一步增添科技趣味与互动体验。”相关负责人称,借赛事之机,龙华将全力构建“内容种草—流量收割—品牌沉淀”营销闭环,以全域爆点传播促流量裂变,解码“龙舟潮玩”的破圈效应。

文化浸润 点亮城区文体旅之光

以文塑城,打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龙华区不断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新景象,成为市民游客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数据显示,2024年龙华区共接待游客794.80万人次,同比增长24.8%,实现旅游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19.25%。

以赛促产、以赛兴城,龙华积极推动“赛事经济”与城区发展深度融合。去年,龙华区高质量承办围甲、女子排超、超三、中乙联赛主场赛事,深圳龙华围棋队更是突破以往成绩,一举拿下2023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总冠军,该奖项填补了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的空白。今年2月,U20亚洲杯、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相继在龙华文体中心举办,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走进龙华,感受城区魅力。从WCBA全明星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国际男篮邀请赛到国际网球公开赛等,龙华引进和承办了一系列国内外高规格赛事,已成为深圳重要的体育赛事聚集地,为城区带来可观的流量与热度。

文旅商一体化融合发展,激活城区消费新动能。2024年,“守望田野——乡村非遗探索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全市唯一且全省仅有的三条入选线路之一;中国·观澜原创版画基地入选广东省“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创新基地;观澜古墟、山水田园、卡鲁冰雪世界、iFLY风洞、源野入选“粤式新潮流”广东省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打造“微度假”旅游方式,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繁荣的文体活动成为龙华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2024年,全国室内跳伞(风洞)冠军赛、广东省“龙华卡鲁杯”滑雪绿道公开赛、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欢乐闹元宵”深圳民俗庙会等龙华文体品牌活动“遍地开花”。举办龙华区第四届社区文体节、“笑的晚会”惠民演出、故事魔法师系列活动、“体彩杯”机关体育比赛、龙华戏剧季等各类惠民活动超2000场次,开展文体公益培训超8000课时,惠及群众近百万人次。

从社区文体生活出发,今年龙华区还以“文体四季·YUE动龙华”为主题,共推出包括“乐、跃、阅、悦”4大主题、70项内容、5000场活动的“全年菜单”,活动贯穿全年四季,拥抱全龄人群,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我们将突破以往在形式、场地等方面的局限,将活动‘送’进商圈、广场、公园等更接地气的社区场景,重点营造‘烟火气’与‘幸福感’。”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全年大戏将让超200万市民群众沉浸式享受“全域推广、全民参与、全城幸福”的欢乐体验。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