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浪潮下的技能人才摇篮 深圳技师学院首推“长学制”培养模式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罗若昕
07: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各大企业争相来学校“抢”人才

2025年初夏,深圳技师学院招生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该校首推的“长学制”培养模式,吸引了家长们的高度关注。5月20日是校园开放日,来自深圳各区的中考生家长涌入校园,咨询专业设置、实训条件,现场情况火热。

而该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老师周兵最近有了“甜蜜的烦恼”:“首届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明年才毕业,已经有好几个优秀学生与优必选签订就业协议,其他学生也全部到企业实习了。但是来学校要人的企业络绎不绝,实在是没有学生了……”

这正是该校近年来“招生热”与“就业火”的缩影。作为广东省首批高水平技师学院之一,深圳技师学院正紧扣深圳“20+8”产业集群需求,培养出一大批适配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为建设制造强国、广东制造业当家、深圳制造业立市和建设全球领先的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职技融通:创新“学历+技能”贯通培养模式

今年4月,深圳技师学院招生计划一公布,便引发高度关注。面向参加2025年深圳市中考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该校计划招生1700人,涵盖30个专业。

“就业前景怎样,跟哪些企业有合作?”“什么是长学制?”……近日,该校十大招生二级学院专业老师齐上阵,走进招生直播间解读专业,并零距离在线答疑。

“今年应用生物技术专业计划招收两个班共80名学生,实行‘长学制’培养模式。”应用生物学院院长罗国生在直播中解释,“长学制”全称“中高企协同长学制”,是我市首次推出的创新招生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完成3年的中职阶段学习后,通过转段考试便能进入相应的高职院校继续深造2年,总共仅需5年时间便能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比普通高考生提前一年获得大专文凭。

“以应用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长学制将由深圳技师学院、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华大基因共同制定全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组师资团队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通过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方式,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对接生物技术企业的岗位需求,也确保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罗国生进一步介绍,学生毕业的时候可以拿到全日制大专文凭,其间还可考取“华大基因测序实验工程师”“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手持“大专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外,该校还推出“三二分段”培养模式,即“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应用生物技术、室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通信网络应用等4个专业今年招生均为“长学制”或“三二分段”培养模式。深圳技师学院与深圳城市职业学院实行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一体化办学,无论是“长学制”还是“三二分段”,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5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系统,以及天然的“地利”优势,学生能够在一个稳定的校园环境内安心完成学业。

就业突围:高就业率与高起薪印证培养质量

学校的招生为什么这么火爆,这位家长或许道出了大家心声。

“读书不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嘛,听说这里孩子就业不用愁,工资也不错。”在校园开放日活动上,前来实地考察的家长络绎不绝,陈先生也是其中一员。

最近恰逢深圳技师学院举行第二十届技能节,还有国际邀请赛,各项技能比赛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其间也举办了几场招聘会,各大企业争相过来学校“抢”人才。

“企业很认同我们的培养模式,我们每一届的毕业生才200多人,但是企业找上门来的岗位有上千个,达到5∶1的比例,每个学生手上都有几个offer。”罗国生介绍,通过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学院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近七成在华大基因、迈瑞医疗、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其中不乏从事科研相关岗位。

学校培养的人才好不好?学生的就业质量最能说明问题。2022年毕业于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的田园,由于实习期的优秀表现,毕业当年即入职深圳湾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职位。2024届毕业生丛郭明秀,在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准健康所实习期间,就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专利申请,毕业后正式入职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时空生产中心,成为助理实验师,走上科研之路。

“深圳技师学院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肯钻研肯吃苦,动手能力强,从基层干起,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优必选科技高级副总裁钟永表示。

今年4月,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技师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其中,毕业去向落实更加充分,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持续上升,2024届达98.2%。初次就业平均月薪再创新高,2024届达到6111元,较2023届提升近200元,薪酬待遇总体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毕业生能力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校企共育:深度融合锻造新质生产力生力军

为什么学生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坚持创新驱动、产教融合,探索创建“高端引领、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深圳技师学院培育高技能人才的秘籍。

“2021年,学校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并开始招生。”周兵介绍,当时学校是全国首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校之一,与华为、亚马逊、商汤、优必选等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培养行业急需人才,还率先制定标准,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的职业资格认定。

据悉,该校与企业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共建5间人工智能系列实训室,引进企业一线工程师授课,引入先进的课程资源和实训资源。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迅速,学校与合作企业每年都会共同修订和更新专业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紧密契合产业发展的最新要求。

钟永高度评价这种合作模式:“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室,我们的工程师直接参与授课,并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和最新技术融入教学,相当于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所需人才。”优必选还委托学校开展“基于商用清洁机器人关键场景问题的优化”项目研究,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学生就能提前深度接触产业实际,极大地缩短了他们成长为合格工程师的过渡期。

近年来,该校与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在内的343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先后与华为、腾讯、西门子、亚马逊等全球领军企业共建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学校教学实施“五引进、五共建”:引进企业技术标准、共建专业集群;引进企业认证体系、共建人才标准;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共建课程体系;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共建师资队伍;引进企业优秀文化、共建校园文化。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罗德超表示,学校对接广东“10+10”产业布局和深圳“20+8”产业集群,瞄准新质生产力,将专业建在产业上,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罗若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