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美术馆:赋能全民美育,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深圳样本”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05-06 07: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结果,深圳美术馆策划的“存珍——2024深圳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成为该年度全国美术馆10个优秀公共教育项目之一。此外,深圳美术馆策划的“存念留真——深圳美术馆上款馆藏名家作品展”获得“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加上开馆展的2个展览也获优秀项目,深圳美术馆(新馆)在2023年开馆以来,喜讯频传,已四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另外,自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开展以来,深圳美术馆策划主办的馆藏研究展览项目已获得10次入选,其中6次被评为优秀项目;公共教育活动项目已6次入选,5次被评为优秀项目。

作为深圳最早的艺术机构之一,深圳美术馆何以在馆藏研究展览和公教项目上屡次获奖?谈及背后的成功密码,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新妮表示,深圳美术馆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在美术馆专业化建设的举措,在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等一系列项目中成果斐然。“深圳美术馆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追求展览品质的高度、艺术研究的深度和公共教育的广度,多途径探索跨界融合的方式,推动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送你一朵小红花·致敬之夜”跨界艺术音乐会演出现场。

文化使命:

锚定学术定位,让美“精准供给”

深圳美术馆(新馆)自2023年9月28日启用以来,用一场场展览及活动,点亮城市文化星光。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举办52场展览、开展735场公共教育活动。其中通识导览高达552场,迎来约178万人次观众的驻足,更有9场跨界音乐会,在艺术与音符交织中,奏响感动与共鸣。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深圳美术馆秉承深圳精神,讲好深圳故事的生动写照。新馆开馆之后,深圳美术馆围绕全新定位“立足深圳、面向世界,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以“聚焦深圳、专注城市”为导向,创建深圳美术发展研究基地、近现代中国美术文脉重要坐标、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美术馆,以文化创新锻造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

“存念留真——深圳美术馆上款馆藏名家作品展”是深圳美术馆立足馆藏美术资源,挖掘本土历史资源,聚焦地域美术研究的一次精彩展出。展览通过梳理精美的馆藏作品和照片、书信等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美术馆与全国画家密切联系、交往的盛况,展现深圳热情、充满创新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氛围。获奖的“存珍——2024深圳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正是基于该展,以创新性和开拓性,打破艺术门类间的界限,呈现美术与音乐相互交融的艺术现场,提升观众审美素养的同时,也有效扩大受众覆盖面。

王新妮介绍说,这一公共教育项目将静态展览与动态音乐表演、互动体验有机结合,为国内美术馆界在跨艺术领域公教实践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案例。“我们从活化馆藏的思路出发,不仅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每一部分也有各自的创新性。首先,利用馆藏年度大展和丰富的藏品资源,不断加强传统艺术的体验和传播;其次,整合资源,利用多样性学术支持和公教经验打造系统性和独特性的公教项目;第三,在策划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针对不同人群组织和策划讲座、工作坊、导览、传统文化体验课等多元活动;在参与人员方面,以美术馆为圆心,积极和美术馆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和社区建立联系,根据不同人群,设计安排活动。参与人员中既有中小学生、社区退休市民、美术界专业人士、艺术爱好者,也有亲子家庭。在内容方面,既有依托展览的公教活动,也有互动空间,还有音乐与艺术跨界融合、快闪等特色项目。”

深圳美术馆(新馆)外景。

文化担当:

激活藏品,热展赓续城市文脉

典藏活化,藏品惠民。深圳美术馆注重多角度激活藏品资源,对藏品进行历史性梳理、挖掘和研究、展示,在对藏品的高水平利用方面硕果累累。深圳美术馆现收藏各类美术作品超9000件(套),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艺术品类,形成以国内外现当代艺术名家作品、本土及粤港澳大湾区优秀艺术家代表性作品为主的特色收藏。

王新妮介绍,开馆以来,深圳美术馆围绕学术定位,以学术赋能策展,塑造新时代深圳美术影响力,对藏品进行细致梳理。凭借敏感的艺术嗅觉、深厚的研究水平、创新的展览策划方式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策划一系列重磅展览项目。特别是,深圳美术馆利用馆藏现当代名家作品资源与国内重要美术馆、博物馆合作,共同推出“美术菁英在深圳”品牌项目。

该系列展览从城市文化发展史与美术史视角梳理和讲述艺术大师与深圳的鲜活故事,推出一批大师艺术展览,同时利用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资源优势,结合新媒介、技术、创意策划等手段,对传统文化和艺术进行创新表达。目前,“美术菁英在深圳”已推出“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轻舟已过万重山——纪念宋文治先生诞辰105周年深圳特展”等热门大展,收获一大波高频“点赞”。

王新妮透露,2025“美术菁英在深圳”将于5月30日重磅推出“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届时展出著名艺术家吴冠中的60余件作品。展品中有深圳美术馆馆藏的吴冠中《夜重庆》。作品中城市灯火的流动感、建筑的抽象结构,映射出夜色中的律动与都市轮廓的“线条美感”。那是一种属于当代中国城市的节奏,也是一种抽象而真实的“城市意象”。其笔下城市的线条构成与光影层次,与深圳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共鸣,值得期待。

文化创新:

拓展传统文化空间新内涵

深圳美术馆一直探索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展现在推进全民美育的探索与担当。2024年,深圳美术馆积极拓展艺术跨界的可能性,与深圳交响乐团联合推出“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艺术跨界品牌系列活动,通过“美术馆+交响乐”的形式促进艺术交流互鉴,以传统激活展览,以创新调动新颖的观展氛围,在音画交融中呼应城市文脉。

目前,“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已经举办9场跨界音乐会,好评如潮。其中,“清风民乐·琴瑟和鸣”音乐会、“惊蛰有约·跳动的灵魂——打击乐音乐会”“送你一朵小红花·致敬之夜”跨界艺术音乐会,创新公教的形式与内容,拓展公教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每一场音乐会的公益门票都被“秒抢”,一票难求,人气爆棚,足见市民的热情与认可。

深圳率先在全国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倡导“从一米高度看城市”。为响应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久前,“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推出“童声悠扬、快乐启程”童声合唱快闪活动,深圳儿童友好合唱团的天籁歌声唱响美术馆,让市民感受友好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美术馆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艺术与人的纽带,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新馆从规划设计到落成开放,再到成为市民的文化生活空间,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ART DATING 乐荟 ——我和深圳有个约会”于4月29日举行“送你一朵小红花·致敬之夜”跨界艺术音乐会,吸引了400余名观众,现场气氛热烈,感动与掌声不断。正如王新妮所说,“送你一朵小红花”跨界艺术音乐会是一次温柔的致意,也是一份庄重的纪念。不仅象征着对深圳美术馆建设者的感恩和赞许,更体现着这座城市对每一位奋斗者的深情告白。

从展示艺术作品的空间到音乐演奏会,深圳美术馆不断以创新为引擎,跨界融合,空间联动,创新文化场景。王新妮表示,深圳美术馆致力于打造“无墙美术馆”,吸引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观众走进美术馆,增强美术馆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众凝聚力,探索美术馆公教活动新模式,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进一步加深公众对文化的认知与共鸣。“未来,深圳美术馆还将带来更精彩的艺术体验,为市民、国内外游客搭建更多感受艺术、融入艺术的桥梁。”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