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在今年的海博会上,“蓝碳·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圳实践”正式亮相,展馆现场营造的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生境,引人瞩目。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2021年7月,深圳成为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探索建立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初步构建“集约、绿色、高质、高效、系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成功拍卖
红树林湿地内鸥鹭翔集、群雁戏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作为一座高密度超大型现代化的滨海城市,深圳汇聚了“山海林田河草湿”等各类自然资源要素,拥有丰富且独特的资源本底。

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目前,深圳市湿地总面积34788.43公顷,湿地率15.67%,湿地保护率44.96%;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深圳市已正式挂牌建设湿地公园17个,包括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0个市级湿地公园、6个区(县)级湿地公园。“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完成43.33公顷的湿地生态修复,按照省里的部署,到明年底前要完成17公顷红树林营造、34公顷修复的任务。目前营造已完成14.33公顷,已修复完成103公顷,修复任务超额完成。
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是国际认可的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是我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包含19种红树植物、记录鸟类265种,其中包括黑脸琵鹭在内的59种国家保护珍稀濒危鸟类。2022年10月,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9月,《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

深圳湾的“明星鸟种”黑脸琵鹭。图片来源:红树林基金会(MCF)
结合“国际红树林中心”建立契机,深圳市积极谋划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选取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树林,率先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2023年9月的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以485元/吨的价格,由深圳市家化美容品有限公司竞得,刷新了全国碳汇市场的最高单价。拍卖所得上缴深圳市财政,反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
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
近年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生态系统碳汇、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等领域形成一系列理论、技术成果,包括专著《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核算研究与实践》《陆域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核算技术规范》《红树林碳储量碳汇核算指南》等。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标准、方法和路径,形成深圳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成果,完成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确权登记,全面推进深圳市26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试点的落地推进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完成首次全市域、全资源类型、全价值要素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自主创新构建一套“定性与定量、货币化与非货币化、分类与整体”相结合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与评估核算方法体系,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价值“一张图”,基本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了生态产品目录编制和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
在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把打造生态产品地图移动应用作为深圳市民生实事,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在探索自然资源价值转化过程中,深圳还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力量,高效构建社会化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公益模式——落地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建设全国首个珊瑚主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进行昂鹅车辆基地附带生态修复土地立体分层出让,开展东涌红树林湿地园等生态修复工程。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深圳将继续厚植城市蓝绿基底,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努力构建蓝碳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和全周期管理模式,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生动的“深圳实践”。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1倡导绿色出行!十五运会闭幕式道路交通有调整,出行必看→
2一游客在深圳大鹏登山失联,连夜搜索12小时后获救
3水落石出,这些“石头”里究竟藏着什么?深圳湾文化广场11月23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430.98万元起!新款享界S9上市,鸿蒙智行MPV也要来了
5综合续航超1600公里,开启“一车双能”时代,小鹏X9超级增程上市丨车界
6沙特对美豪掷1万亿美元投资,马斯克黄仁勋中东建巨型数据中心
7何同学就网约车事件道歉,称公司今年可能亏损一两百万
8读特客户端微纪录片喜提一等奖!广东文化润疆主题微视频评选结果公布
9来自深圳!13岁车手刘浩冉被评为2025年“吉尼斯世界纪录日”中国代表人物
10预计年底开通!深圳4条地铁新线路票价公布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东道主广东队获得第四名,担纲第一棒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你知道“苏神”跑的是第几棒吗?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