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这家新医院!开业12天就开展高难度手术!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江清浩 朱恒梁 文/图
2018-05-23 20:14

5月22日,距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业才12天,医院就顺利开展了一台胃癌D2根治术。该手术属疑难重症四类大手术。一般而言,新医院开业先开放部分门诊,运营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会逐步开放急诊、住院、手术室、ICU等;就开展的手术而言,也是先从一类、二类的小手术做起。而中山七院不仅开业就同步开放门诊、24小时急诊、住院、手术室、ICU,而且开业仅12天就开展高难度手术。这家在深圳的中山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一亮相就不同凡响。

何裕隆教授在手术中

据了解,45岁的李先生1个月前贫血到医院检查,经胃镜、病理检查诊断为低分化胃窦癌,恶性度较高。胃窦是胃体下界靠近十二指肠的地方,CT检查发现,癌症已有部分浸润,可能侵犯到旁边的胰腺。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听说著名胃肠外科专家何裕隆教授在中山七院当院长,李先生专程来到深圳,“何教授很有名气,找他做手术我放心!”。

远端胃癌示意图

胃癌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61.4%

通过术前评估,该院消化医学中心决定实施胃癌D2根治术。所谓胃癌D2根治术是指除对胃本身癌灶的彻底切除外,还对第1站、第2站淋巴结进行清扫。癌细胞就像身体里的“恐怖分子”,无时无刻不想着搞破坏,他们会破坏原发灶,还会往外侵犯其他部位,淋巴管是他们入侵的路径,淋巴结是他们的“营寨”,如果清扫不干净,癌症就可能侵犯全身。所以胃癌手术不仅要切除了原发灶,还要把周围的淋巴结也清扫了。

从中山一院到中山七院,何裕隆教授团队开展胃癌手术,始终坚持“立体化”清扫。淋巴结清扫非常费功夫,彻底清除第2站、第3站淋巴结更是考验耐心和技术。“淋巴结清扫了多少,清扫地干不干净,病人不知道,手术费也不会增加,但这是我们的手术标准,是必须要完成的。”何裕隆教授说。据了解,何裕隆教授率领的胃肠外科团队,胃癌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61.4%,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远高于37%的平均水平。

40岁以上建议做胃镜筛查

亚洲是胃癌的高发地区。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00万例胃癌患者,半数以上都在我国,但我国的胃癌早诊率却只有15%左右。同为胃癌高发地区的韩国的早诊率超过了50%,日本则超过了60%。数据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已超过93%。“胃癌不是一天形成的,是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胃溃疡、胃炎等,后面慢慢变成增生、癌症。”何裕隆教授说,“所以我们倡导早筛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做一次胃镜,检查没问题隔个3、5年再做一次,高危人群建议1年检查1次,比如有高盐、腌制饮食、吸烟、 重度饮酒等不良习惯,或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族史等。对于已经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的更要注意。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开业以来我们已经做了一百多例胃肠镜,也发现几例早期的胃肠癌。”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江清浩 朱恒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