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献礼IMC揭牌一周年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秦绮蔚
11-07 09:1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5日至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IMC)成立协定签署暨揭牌一周年之际,“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活动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举行,以“美美与共”为主题,呈现中国倡议、全球协同守护海岸生态的壮丽画卷。

活动由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

11月6日晚,作为活动重要环节,“2025国际红树林漫谈”以“践行‘红树林+’行动,共筑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及社会组织代表,共同探讨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路径。

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鲍达明在致辞中强调,红树林是“海岸线的静默守护者”,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撑沿海社区生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介绍,IMC自2024年11月成立以来,已汇聚20个成员国,正成为全球红树林保护与合作的枢纽平台。“IMC秉持‘红树林+’理念,倡导‘共享行动’,迈出推动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哲学新步伐,将红树林保护与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及国际合作深度融合。”他的这番阐述,清晰勾勒出IMC未来的行动路径。

在随后举行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培训点授牌仪式”上,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家单位获颁首批教学培训点。此举是IMC深化能力建设的一项实质性举措,旨在为全球红树林保护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实践”一体化平台。

主旨演讲“2025国际红树林漫谈”聚焦“红树林+”三大议题,邀请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分享生态领域前沿实践与思考。这是深圳落实“红树林+”行动计划、高质量运行国际红树林中心的重要实践,展现了深圳作为IMC总部所在地的责任担当与开放姿态。

其中,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副署长黎存志以《香港红树林保育与全球协作》为题,介绍了米埔自然保护区在湿地管理、外来物种防控、智慧监测等方面的经验,强调深港两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联动性与协同保护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教授林光辉在《红树林蓝碳与气候变化应对》报告中,系统阐释了红树林生态价值、蓝碳发展潜力及国际合作意义,为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协同保护提供核心思路。他提出,深圳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既向国际推广中国经验,也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实践,通过多渠道交流协作,携手全球力量守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樑发表《美美与共,“红树林+”:以生态协同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演讲,系统阐述了深圳以“红树林+”理念推动生态协同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他表示,深圳正以实际行动证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共赢之路。

为期2天的活动向公众开放,以生态、科技、人文为核心脉络,设置五大主题展区,涵盖科技互动、自然市集、国际交流与沉浸式艺术体验,吸引市民踊跃参与,全方位呈现“红树林+”的价值与魅力,助力深圳建设生态友好城市。

(活动主办方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