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六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评论员
11-03 08: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释放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

作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和开放型经济质量,进一步厚植开放优势,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深圳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用好前海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平台,进行有节奏、有范围、有层次的主动开放。要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通行做法,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上率先示范。要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开放能力和贸易投资水平,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发挥科技金融优势,改善跨境支付体系,推动绿色金融等创新。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外贸提质增效的题中之义,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锻造外贸强市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开拓多元市场,统筹抓好出口和进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要不断提升贸易促进平台功能,落实国家关于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对标先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高端制造业、离岸贸易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助力更多“深圳创造”“深圳服务”“深圳品牌”走向世界,稳步提升全球市场“含深度”。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以改革的确定性稳定外资信心,探索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国民待遇,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着力打造外商投资首选地。要持续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优化境外投资管理政策,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引导服务体系,持续打造企业国际化布局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出海行稳致远。

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把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深圳要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当好连接各方的重要基地、平台、通道和枢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深圳担当作为。要不断畅通要素跨境流通,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产业、人文等方面务实合作,拓展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卫生健康、旅游等领域合作新空间,携手实现共赢发展。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过去靠率先对外开放赢得了先机、塑造了优势,未来更要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扩大优势、赢得未来。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