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保护碳汇转化生态价值 深圳案例亮相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秦绮蔚
11-01 20: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自然资源部以“中国‘两山理念’促进自然资源变革性保护”为主题举办中国专场活动,系统展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念、实践与创新成果。“深圳市福田红树林保护碳汇全链条交易”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亮相,为全球自然保护提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深圳经验”。

活动现场。 图源:资源中国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是我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10月,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深圳抢抓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契机,以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为切入点,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构建红树林保护碳汇方法学和价值评估技术、创新开发金融保险产品、积极探索蓝碳应用场景等,打造了碳汇可度量、可交易、可实现的价值实现路径,建立“调查监测-确权登记-碳汇计量-底价评估-市场交易-金融支持”的蓝碳全链条交易机制。作为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该次交易最终以485元/吨的全国最高价完成,拍卖所得上缴深圳市财政,反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为推进“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产品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先行经验。

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交易。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近年来,深圳积极探索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路径,助力蓝碳可持续发展:探索组建全国蓝碳交易联盟,推动蓝碳交易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开展蓝碳跨区域开发与合作,为恩平市提供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指导与技术帮扶;探索开展蓝碳金融质押服务,完成全国首笔红树林保护碳汇质押融资业务;着力打造“红树林保护碳汇+生态司法”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新模式;将红树林保护碳汇用于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专业论坛、第四届“山海连城·自然深圳”生活节、2025年“绿美福田·零碳公益”等活动的碳中和。未来,深圳还将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深圳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胡柳柳 摄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