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融合!在深圳美术馆邂逅一场“琴键上的浪漫”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10-03 16: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回应市民的呼唤,深圳美术馆策划推出的艺术跨界公益品牌“ART Dating 乐荟——我与深圳有个约会”于10月2日晚为观众带来“琴键上的浪漫——国庆大型交响音乐会”,以音乐为核心媒介,融合美术馆独特的文化空间与馆藏资源,为市民呈现一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参与感的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展现深圳城市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为祖国带来生日祝福。

活动现场

深圳美术馆馆长朱建军介绍,去年国庆当日,深圳美术馆“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艺术跨界品牌系列活动,通过“美术馆+交响乐”,携手深圳交响乐团给观众带来5场重奏和交响乐音乐会,共吸引9000人参与,反响强烈。“今年我们如约而至,通过举办这一活动让广大市民在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美好的时刻,通过艺术的沉浸与体验来增添节日的欢乐。”

在采访中,朱建军还介绍了未来深圳美术馆的规划。他用“上天入地”来形容。一方面,举办在海内外有影响力、高质量的美术展。比如今年,深圳美术馆已举办了吴冠中、黄宾虹、戴泽等大师展,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力度举办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展览;另一方面,还会推出针对深圳青少年儿童的“小小美术家”的扶持培养计划,为征集出来的优秀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展览的空间,助力少儿美育的发展。

此外,他还透露,今年10月31日—11月2日,深圳美术馆将举办“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着重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博物馆美术馆通过新媒介、跨学科推进跨界融合,核心是学术价值回归与跨界拓展的统一,实现学术与公众价值协同发展,依托全球化数字化促进文化互鉴、资源共享和区域对话,以艺术赋能文化地标,推动城市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演出现场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绘画是凝固的旋律,当音乐与绘画碰撞,产生别样的火花。2024年,深圳美术馆积极拓展艺术跨界的可能性,与深圳交响乐团联合推出“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艺术跨界品牌系列活动,通过“美术×音乐×城市”的多维场域设计,不仅呈现一场场艺术交响盛会,更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以传统激活展览,以创新调动新颖的观展氛围,在音画交融中呼应城市文脉。

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新妮介绍,“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目前已经成功演出12场,为深圳打造一个既有国际视野又具城市温度的文化品牌,推动公共艺术空间的再造与活化,探索美术馆与社会公众更深层次的互动模式。

以乐传情,以声筑梦

美术馆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城市的文化客厅。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的文化更多源于开放与创新的融合,不是厚重的历史传承,而是鲜活的时代创造。

“琴键上的浪漫——国庆大型交响音乐会”正是通过钢琴与交响的组合,呼应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独特城市精神与文化积淀。在这一维度中,舒曼的浪漫与普罗科菲耶夫的现代力量,共同映射出深圳的奋进姿态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氛围,展现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活力与创造力。

演出现场

来自深圳交响乐团的指挥金源良,携钢琴家石东可、方家带来精彩的《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26》和《罗伯特·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54》,用他们的才华与激情为观众带来一场难以忘怀的听觉狂欢。

由近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921年,是作曲家五首钢琴协奏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部协奏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高度成熟。19岁的青年钢琴家石东可通过精湛的技法、饱满的情绪,演绎出乐曲的丰富与变化多端,让观众听得如醉如痴。

演出现场

《a小调钢琴协奏曲》 是舒曼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作品,创作于1841—1845年间。这是一部充满爱意的作品。方家在演奏这部作品时敏感地捕捉到了舒曼心中的那份柔情与热情,时而宁静内敛,时而热情奔放,给观众带来一封浪漫的情书。

音画相融,双重震撼

音乐与绘画的跨界合一,一直是“ART DATING乐荟:我和深圳有个约会”的亮点与特色。现场的400多名观众徜徉在音乐海洋的同时,也欣赏到正在深圳美术馆展出的涵盖传统国画、油画、水彩等多门类的展览作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年的中秋正好在国庆假期内。深圳美术馆特地精选馆藏作品——来自艺术家田克盛的《中秋月》(十五的月亮)油画作品,与观众一起观赏画中明月。在这幅作品中,一轮明月在鹏城上空升起,高悬在地标建筑之上,画面静谧,万家灯火,温情弥漫,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写意情境和诗意气氛。

行云流水,梦幻联动。音乐演出与艺术精品的联手,不仅深化馆藏活化效能,更让观众深入体验传统与现代,碰撞与交融的跨界“对话”。

多维互动,情感共鸣

与乐同行,向美而生。为了带给观众更丰富的体验,深圳美术馆也策划推出了多个互动活动。比如配发“音画共创卡”,观众用色彩表达对现场交响乐节奏与情感的感知与回应,形成“听觉到视觉”双重艺术体验,激发创意和情绪共鸣。

市民参与互动活动

在蕴含深圳精神内涵的“城事·印记——我的深圳故事【笺注】”区,观众还可以写下自己与深圳、与祖国的发展故事或感想,表达对时代的认同与祝福。不少观众结合个人故事与城市发展,写出的文字真情流露,共鸣感强,传递出城市精神与人与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在充满深圳元素设计的“奋进深圳·共创图景区”,深圳美术馆把深圳发展主题馆藏作品及相关符号设计成拼图,吸引观众现场参与拼装,体现城市建设与奋斗精神,提升了观众对深圳历史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此外,还有和平之愿签,观众可以围绕全球和平与合作主题,写下许愿签,馆方将其挂至“和平之树”装置,增强跨文化认同感;在节奏密码盒中,观众可以参与乐器起源、作品背景、节日文化等知识问答,答题成功即可获得贴纸或者小礼品。

“琴键上的浪漫——国庆大型交响音乐会”以纵向的维度,将国际音乐大师作品中迸发的艺术力量与深圳的创新活力熔为一炉,生动展现出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文化活力; 而即将于11月16日在深圳美术馆举行的“城市的世界协奏”则从横向的角度,以国际艺术交流为主题的专场,通过交响乐这一世界语言,展示文明互鉴,回应当下合作与共同繁荣的期待。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