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们,奥运冠军空降深圳

深圳民政
09-11 11:56
摘要

从一个等待帮助的困难群体,到反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天团”,爱特乐团已成为一个优秀的公益慈善品牌

奥运冠军陈定空降深圳

第一站既不是体育馆

也不是商业地标

而是一个许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地方

爱特乐团的排练厅

这里没有跑道的喧嚣

只有钢琴声缓缓流淌

站在他身边的

不是运动员

而是一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

孤独症青少年

一场跨越体育与音乐的温暖相遇

就这样悄然发生……

而这次温暖的探访

正是“鹏城有爱、名人有约

——深圳公益慈善项目City Walk”

参访活动首站现场

当前,全国慈善文化“五进”活动(点击文字查看详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借第十五届全运会之机,深圳推出“鹏城有爱,名人有约——深圳公益慈善项目City Walk”参访活动,邀请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体育名人走进社区、走近市民,实地探访公益慈善项目,带动、呼吁和凝聚更多社会向善力量,一起关爱帮扶“老小弱困”等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首站活动也正式拉开了2025年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决赛路演的序幕。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大赛共收到来自18个省市的305个申报项目。经过入围赛、晋级赛的层层评审,最终有15个项目脱颖而出,将于9月25日举行公开路演,决出星级项目。

陈定

2012伦敦奥运会

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冠军

很早就与公益慈善结下深厚缘分

陈定是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体育健康大讲堂推广大使,还积极参与高校“蒲公英·绿色毕业季”“步步行善”新年网络公益行动等活动。

此次,他来到深圳,与“星星的孩子们”共赴这场“音乐与体育”之约。活动现场,他与孩子们同台合唱了《童年》《我和我的祖国》,并与家长促膝交流,整个过程让他深受震撼,也对这群孩子和公益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就像运动员不断突破极限一样,孩子们每一次登台、每一次合奏,都是在创造奇迹。而陪伴孤独症孩子成长的你们又何尝不是呢?你们的每一步,都比我拿冠军更加艰难、更加了不起。”他还表示,未来会尽己所能关心帮助孤独症困难群体,邀请更多体育冠军、爱心名人共同参与,呼吁更多市民群众共同关注。

长时间处于孤独

与社恐中的贝贝

患有重度孤独症

他无法正常表达和交流

这样的他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直至二十岁那年

他遇见了钢琴

周围的异样眼光和不理解,曾让贝贝和他的家庭倍感无助。直到在爱特乐团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接触并学会了弹琴,情况悄然发生改变。

“一开始只能模仿老师的动作,到后来听到音乐就能弹奏曲子。贝贝不仅学琴快,语言、行为与交流能力也提升了。我们还鼓励他参赛、做公益演出,让他接受媒体采访等等。伴随着大家的肯定和赞美,贝贝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贝贝妈妈表示,她同时是深圳市爱特乐团创始人之一。

一星破晓,万芒纷至。贝贝用琴键不仅释放了自己,也让无数被沉默笼罩的家庭听到了希望的声音。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在深圳市民政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几位“星星”的妈妈于2013年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由孤独症青少年组成的公益乐团——爱特乐团。初创时,没有资金、场地,孩子们只能集中在彼此家中轮流练习。

深圳市爱特乐团(部分成员)

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爱特乐团开始建章立制、规范化运作,积极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推动设立的“爱特基金”为乐团培训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撑,逐步解决了资金和场地难题,也使参与的孩子持续增加。

如今,爱特乐团已从简单的电子琴合奏,发展到吉他、贝斯、古筝等多种乐器交响,迈进音乐原创阶段。截至目前,爱特乐团演出超过200场,开展免费公益培训逾1400课时,惠及7800余人次,从一个等待帮助的困难群体,到反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天团”,爱特乐团已成为一个优秀的公益慈善品牌。

近年来,深圳慈善事业敢闯敢试,从“传统慈善”向“新时代慈善”迈进,创设并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慈展会、11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久久公益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益品牌,开创了“互联网+”“慈善+科技”等新模式。

目前,深圳慈善组织达491家,近五年年均捐赠超98亿元,连续五届位列“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列,被誉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城市,“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成为亮丽的深圳名片。

正如奥运冠军陈定从艰苦训练中

一步一步走向领奖台

爱特乐团用十余年陪伴

让孩子走出孤独

深圳的慈善力量

也始于每一步的坚持

每一次的伸手、每一份微光的汇聚

一笔一笔绘就这座城市的

“民生幸福”答卷


2025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

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由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植根十余年的创新实践,不断优化全国推介、公益创投和评选展示相结合的社会化赛事运营理念与模式,以基层基础民生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以及社会救助对象、精神障碍患者、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遴选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优质公益慈善项目,建设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库,搭建开放、多元、务实的公益慈善项目创投赋能实践平台,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