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深圳高校志愿者在全运会赛场续写军人担当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09-02 19: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即将在深圳各大赛场闪耀独特的光芒,全力服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8所高校的20名退役军人,用纪律性、执行力和使命感为这场体育盛会注入“硬核”力量,用行动生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时代精神。从训练场到运动场,从退役军人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会志愿者,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

初心不改,赛场上的“硬核”保障

“退伍之后,我始终希望把部队中锻炼出来的责任感、纪律性延续到社会服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退役军人韦斯特道出了参加志愿服务的初心。作为一名曾荣获“四有优秀士兵”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他将部队的严谨作风带到了志愿服务中。

曾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安保任务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刘学昊认为,退役军人志愿者的优势集中体现在纪律性、执行力和抗压性三个方面。“严格遵守服务规范,坚决服从任务调配,接到任务后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落地,面对高强度工作时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这些都是军旅生涯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刘学昊说。

获评“四有优秀士兵”的深圳技术大学杨活现同学对此也深有体会,“军旅生涯使我们拥有任务协同能力、严格的纪律性以及强大的执行力。相比普通志愿者,我们更熟悉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面对高压环境会更冷静。”

使命延续,从保家卫国到服务盛会

“参与残特奥会自行车赛事志愿服务时,我能清晰感受到使命感的延续。”刘学昊分享了他的经历,“残特奥会自行车项目期间,我负责给场馆里的工作人员补给物资发放,每天需精准分发上千份餐食、饮用水和应急物品。”

“我沿用了部队‘三分四定’(分种类、分用途、分携行;定人、定物、定车、定位)的物资管理方法,提前将物资分类打包,标注清晰数量和领取人信息,避免混乱。最难忘的是一次暴雨天气,训练场馆急需追加200件雨衣和热水。我像在部队执行‘紧急物资输送任务’一样,迅速清点库存、联系运输人员,同时用对讲机同步场馆需求,全程仅用25分钟就完成了物资配送,没让一名运动员淋雨。”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关锡钊同学在残特奥会服务中也有类似体验,“引导运动员时,帮助焦虑的残疾运动员检查轮椅、用部队式的鼓励稳定其心态,最终获得他们的感谢。这和军人‘让他人安心’的使命一致,也是保障赛事的志愿目标。”

榜样力量,带动更多青年投身志愿服务

“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加入,为整个志愿者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韦斯特认为,“军旅生涯锻造出的坚韧与执行力,能够让年轻志愿者感受到一种‘标准’和‘榜样’,在关键时刻更有信心去应对挑战。”“我们通过‘不抱怨、不拖沓’的实际行动树立榜样,在高强度服务中主动承担重活,带动年轻志愿者学会坚持;通过规范专业的服务展现‘靠谱、负责’的形象,让市民感受到退役军人‘离队不离责’的担当。”刘学昊说道。

南方科技大学退役军人赛会志愿者刘钰欣补充道:“将军旅生涯锤炼出的纪律性、高效执行力和应急处突能力融入赛事志愿服务,在赛事保障中快速响应、补位精准,以‘退役不褪色’的担当传递可靠感,带动更多年轻人与市民信任并参与志愿服务,让军旅使命在奉献中持续发光。”

“任务可能结束,使命永不终场。”深圳高校退役军人赛会志愿者用行动证明,军装虽褪,本色不改;舞台不同,担当不变。他们将军旅岁月淬炼的品格与技能,转化为志愿服务的专业与温度,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温静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