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 一路向北
晶报App
2022-06-28 14:39

我确实想约麦玲玲在茶餐厅采访。

虽说作为发源地,香港的茶餐厅文化最为正宗,但近年来商家们都把新阵地往大湾区放了,首选自然是一河之隔的深圳。新发、翠华、敏华、太兴、银龙、阿飞……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怀旧和港味是茶餐厅的特色,最能抚慰都市人肠胃的食品都偏向“重口与速度齐飞,奶茶共咖啡一色”。

那茶餐厅跟TVB有什么关系?你可能会问。

记得小的时候去茶餐厅,每台电视(是的,店家时兴在餐厅显眼处安装多台电视)都在播着香港的电视频道,主要是无线电视翡翠台(TVB的主要播出频道)。伴着粤语声进餐,应该是不少80后深二代的集体回忆。早年翡翠台依靠着不大的免费无线功率,覆盖包括深圳在内的大湾区城市,以粤语为沟通语言,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6月14日20时许,去茶餐厅吃饭,港味一如从前,只是墙上电视播着的,已经是央视新闻。

手机和网络,以及内地文化的兴盛,使得曾经的主流文化渐渐没落。2010年之后,内地制作力量的崛起对TVB形成虹吸效应。TVB高层、助理总经理乐易玲掌管着旗下800多名艺人,他们从先头部队试水,到大举北上进入内地娱乐市场:拍电视剧、拍电影、上综艺、搞歌唱比赛……试图复制曾经的辉煌。

TVB也如茶餐厅一般,一路向北,马力全开。

港风向北吹

“港剧和港产片在华人世界很有影响力,我希望发挥传承,提供娱乐及正面讯息给观众,而且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我视TVB为娘家,我有使命也有责任将TVB搞好。”这是曾志伟对“为何接下TVB重任”时的回答。

对他而言,“娘家”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称呼,也是很多演艺人对TVB关系的定义。

像我这样的深二代,都曾受TVB的滋养。上世纪80年代初,从潮汕地区来深发展的父母,立下了个不成文的家规——只要对着孩子,都讲粤语。那个时候的深圳,坐中巴行经部分路段时,没座位的乘客还要“踎低”(maudai,粤语“蹲下”),倘若不懂粤语,不仅沟通受限,可能还会因为超载被罚。为了融入这座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城市,我的父母用 “咸淡水交界”的塑料粤语,创造了家中的母语环境。那个时候,全家人的免费老师就是TVB。

追剧、看卡通,是那个没有网络和手机的年代,最大的乐趣。广东的孩子们不一定看过《大风车》,但大概率看过或听说过《叮当》《七龙珠》《百变小樱》。当然,那时的我不可能想到有一天,会一边吃着茶餐厅,一边想着采写“TVB北上”的选题。

“今个月底就要返香港拍台庆剧。”见到我的头几分钟,麦玲玲就已经告诉了我,她当天晚点要出席活动,一会要补妆,拍摄视频的话,需要增加灯光,她可以让人去拿,“几个字(粤语‘十几分钟’)就到”。采访约在了刚开张没多久的深圳文华东方酒店内,落地玻璃窗显得很是开阔。

麦玲玲的身份很多元,我之前也采访过,不过那个时候,她是以传统民俗文化专家的身份接受的电话采访,选题有关过年民俗。如今,大部分时间定居深圳的她,也是TVB基本艺人合约艺员之一。

TVB曾有一段任何公司都无法比拟的辉煌年代,其作品在全球华人地区被普遍推崇,成为一代人的记忆。1967年11月19日,TVB正式开业,至今已55年。其中诞生了《上海滩》《大时代》《创世纪》《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刑事侦缉档案》等等无数家喻户晓的经典剧集。

TVB催化着香港文化事业。1970年代后期,一批受欢迎的无线电视制作人进军影业,例如徐克、许鞍华等,推动香港进入新浪潮电影年代,如今著名的导演、编导例如杜琪峰、王家卫、韦家辉、王晶等,很多都是无线电视出身。演员方面,如周润发、周星驰、张曼玉、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以前是无线电视的演艺人,离开无线后成为了香港影视界的知名巨星。TVB也培育了电视界的大哥大姐,如沈殿霞、汪明荃、郑裕玲、曾志伟等。

如此多耳熟能详的艺人,都来自香港这座城市,实在是让人称奇。

跨界成为艺人,麦玲玲最初也有顾虑。但随着参与的电视节目和电影越来越多,颇受导演、监制喜爱,有戏瘾的她,渐渐爱上了这个新身份。作为艺人,麦玲玲见证了不少TVB系艺人北上发展的过程。

“TVB像一个温室。”麦玲玲形容TVB的工作模式——像几百个台前幕后工作人员在工厂流水作业一般,每天拍摄着大量素材和节目,忙碌中自带条理。突然间让他们放下所有,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艺人们一开始是有担忧和顾虑的。

语言障碍、饮食文化是一方面,能否成功相较而言更加重要。要取舍,艺人们也需要信心,或者说,必须有人先吃螃蟹。“最早一批艺人在内地的成功,很能给到其他人信心,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拍剧。”相比起原来在香港,内地几倍的工资和广大的受众,也促使更多的人陆续北上发展。

▲跨界成为艺人,麦玲玲最初也有顾虑,但颇受导演、监制喜爱,有戏瘾的她,渐渐爱上了这个新身份。

港“乐”咏港韵

英语“To beat them at their own game”意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运用同一规则打败对手。内地的资本在香港这个资本主义城市玩得风生水起,是近些年的事。

随着内地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TVB在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后,虽然获得了正式入网资格,但已显得有些后劲不足,融入大湾区势在必行。内地演艺事业呈现爆炸式发展,电影、电视剧、音乐、综艺,每一项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受资本追捧,快速扩张。香港市场的小,凸显内地市场之大,如何在这片蓝海分一杯羹,是每个从业者的课题。

疫情以来,麦玲玲已经先后5次来往香港和内地,经历多次不同规格的隔离待遇,“7+7的也有,14+7的也有”。业务繁多、时间成本的考量,以及大湾区的快速发展,让她最终决定定居深圳。

提及和我的采访结束后,还要出席一项珠宝商业活动,麦玲玲顺手拿起了胸口前的钻石项链晃了晃,告诉我,在内地工作期间,这串项链已经不小心丢过两次了,每次又都失而复得,让她对内地好感倍增。

而说到TVB,绕不开TVB高管、人称“乐小姐”,粤语谐音“620”的乐易玲,她掌管着旗下800余名艺人,包括制作团队,台前幕后。不久前,乐易玲到内地公干,人前,出现在湖南卫视《声生不息》节目录制现场,支持艺人;人后,通过高铁网络穿州过省,时刻保持线上办公状态,俨然成了内地业务的移动中枢。

说这么多,是因为“仅仅”两周,我申请的采访就被排上了日程。

“我真的很高兴能接受你的采访。”尽管没有见面略有遗憾,但通过微信电话,听到她和善的声音,我依然觉得很激动。“马不停蹄”是她给自己这段时间的总结词——《声生不息》刚忙完,就得回公司处理股东大会,以及新一届《香港小姐》《星梦奇缘》的制作拍摄,还有新一届的艺员培训班招募工作……

大热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是芒果TV、TVB和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港乐竞唱献礼节目,由何炅主持,王祖蓝担任金曲推荐人。节目召集来自香港和内地的16位歌手或组合,分为男女两队,通过6场主题竞演的对抗,改编演唱港乐传世金曲。节目一经推出广受关注,除了请来一众知名歌手外,节目也捧红了炎明熹、曾比特等新生代歌手。

与普通话中穿插粤语的《大风吹》《野狼Disco》等仿港风不同,《声生不息》关注的都是纯正港味经典老歌的新时代表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怀旧是门好生意,并不断被新商业模式所融合,激发出特有的时代价值。

当抓耳的旋律响起,即使未必能跟唱,大小屏幕前的观众,也能哼出那些青春。

当然,怀旧虽好,不可贪杯。面对大蛋糕,与其让艺人北上单打独斗,不如公司组团北上发展。除了怀旧港乐,经典IP二次开发,TVB系艺人也在参与新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而这些连同已经部署在北京、广州、上海、宁波多个城市的众多员工,形成了TVB大举北上之姿。

上一篇内地媒体专访乐易玲的报道是在2016年,当时的她已经对TVB在内地的庞大业务进行了一些介绍,“从2016年到现在,我想大家都看到了内地和香港更加紧密的关系,内地成了我们香港的大后方。”无论是平台、制作、资源还是审核,她都认为相比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收效甚丰,“发展得好好”。

▲说到TVB,绕不开TVB高管、人称“乐小姐”,粤语谐音“620”的乐易玲,她掌管着旗下800余名艺人。

故事在湾区

一直以来,TVB并不是以高薪高回报著称的,由于艺人数量众多,只有部分头部艺人能得到较好的资源,其余的要么是找好自己的定位甘当绿叶,要么就是俗话说的“捱”(熬)。

香港人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其实就是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TVB的内容制作量很大,需要庞大的演员阵容。”乐易玲随口就报出一组数据:剧集每年需要拍摄600至700个小时,戏剧和综艺要两万至三万个小时,甚至还有资讯类节目。800多名演职人员需要一刻不停地运作,才能保证内容需求。

如此高的制作密度,才能填满越来越多的平台需求。“即便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公司也有规定,要尽量给演员一年留三分之一的时间让他们发展,不管是上内地商演或者拍摄电视剧。”也就是说,除了不断培养新鲜血液,TVB也不断通过资深演员北上,给新演员机会在本地培育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皆大欢喜。“所以其实艺人北上,有时也是老人带新人,加深了解制作模式和训练团队生活”,是谓练兵。

对于TVB北上发展,乐易玲认为绝对是正确且必要的选择。只是新冠疫情成了新的变数。“早年如果能空出两天时间,艺人就可以北上去广州做个商演,或者去做一下综艺节目,拿个奖,一两天就回来了,但现在不是这样了。”作为大管家,乐易玲和她的工作团队要在疫情期间给艺人北上创造良好的条件,小到买电话卡装微信、支付宝(目前香港手机号码并不能直接安装申请账号,而这些软件在内地的数字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到安置家中宠物和协助家人生活,里面的故事并不少。

“孩子跟妻子要随同北上的有,协助办理孩子转学的也有。”从离家数天,到如今离家数个月,起居饮食和生活模式的适应,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光一天吃饭的时间上,内地和香港就大不同,而且疫情因素还时刻影响着艺人们的行程。“我们要时刻提醒他们,在内地要注意行程码、绿码,一组戏跟另一组戏之间的空当不要随意走动。人在内地的手机,比在香港的重要。”乐易玲笑道,北上需要学习以及适应的,还有很多。

以语言为例,“其实我们现在每一个艺人签约的时候都会提醒尽量去学好普通话,”比起早年的“鸡同鸭讲”,新生代的艺人已经普遍过了语言关。“当然有需要我们也会请老师恶补,不过他们始终没有京腔。”说到这里她笑了笑。

“我看到你出镜《声生不息》了。”我紧接着又开了个新话题。

“对,早年综艺我们都是派艺人去参加而已,现在这么大的制作已经变成了互相合作去制作。单说你们看不到的幕后摄影摄像机就有50部(之多),这样的制作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借鉴和学习的过程。”

讲到这里,乐易玲分享了一个小插曲——和湖南卫视的台长开会,总归是要相互寒暄一番。看着财大气粗、定位精准的内地制作,经历过多年内容制作的乐易玲自然是敬佩的,可台长褒奖的点反而是TVB对预算的精准控制。其实所谓控制预算,只是源于抓得很紧的有限资金,可以说是香港小市场倒逼决定的。

“机会其实很多,也都有好多的合作和发展空间。”提到深港未来文艺合作发展的空间,乐易玲也关注到了深圳房价,“我们好多艺人都有去深圳‘睇楼’(看房子),如果将来没有疫情,真的会有很多艺人和制作人想到在深圳置业,“就是房价也不便宜了”,她又笑了笑。

相比起来,已经在深圳置业的麦玲玲,在微信朋友圈时不时也晒自己在绿道跑步的截图,仿佛这样的双城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日常。

“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读书没有学过普通话,早年北上还要带个翻译,有两三年都是我讲一句广东话,翻译一句普通话。”看到了内地发展的巨大变化,像极了早年我父母那代人为了融入这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市场,麦玲玲特意请来专业播音员老师补习,现在已经可以用较熟练的普通话接受采访了。

“有机会请你去茶餐厅。”回想起采访临别时,我跟麦玲玲的约定。

“好啊好啊,哪间好吃?”说起港味,她兴趣骤起。

“罗湖新发怎么样?”

“好,新发算挺好的了。找一天出来,然后晚上打个边炉(打火锅)。”对深圳的茶餐厅,麦玲玲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再熟悉不过的感觉。

采访结束后,与我们合影罢,她整理好妆容,看了眼窗外这个城市的景色,转身,往背对着香港方向的电梯口走去。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晶报App)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