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坪山区林长办)携手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坪山水务局在“坪山田头山自然保护区-头陂水库城市公园”开展珍稀濒危蕨类植物野外回归定植活动。该活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新活力,更将山水林湖草沙交融共生的生态典范带进公众视野。
定植行动: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植树造林单一绿化形式,首次引入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蕨类专育技术,针对水库微环境定制濒危物种定植方案;采用“专家指导+业务实操”模式,结合现场科普展板与标识指引系统,实现生态修复与科普教育双效合一。参与者亲手栽种的每一株蕨类植物,既是绿美生态建设的微小切口,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绿美点:山水林湖的生态画卷
定植活动的所在地是坪山区绿美点,位于石井街道田心社区,包含头陂水库城市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主题科普长廊两部分,总面积109亩,前身为1970年建成的头陂水库。随着绿美广东和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坪山区开展了水库群水土保持及绿化提升工程等系列工作,将头陂水库从单一蓄水灌溉功能的人造湖,打造为融合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上游田头山的苍翠林海与下游田头河的蜿蜒碧波在此交汇,形成“四岛六区”的生态格局——亲子原生岛、林荫岛、昆虫科普岛与生态栖息岛错落分布,亲水区、跌水区、深水区、游玩区、观赏区和养护区等功能区有机串联,山、水、林、湖在此深度交融,宛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让每一个繁忙身影都能在这里找到片刻的安宁。
自2024年4月开园以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83.9万人次,端午节单日客流量更达1.8万人,成为深圳、惠州、广州居民热捧的“网红打卡地”。游客在此既可漫步林间步道,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又能在溪流边嬉戏玩闹,也可通过科普长廊了解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与生态保护理念。
从濒危植物的定植到城市公园的繁荣,坪山头陂水库的转型故事印证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生之道,诠释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行动成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这里不仅是物种栖息的乐园,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窗口,承载着“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美好理想,书写着绿美广东的崭新篇章。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