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坪山—波士顿合作平台,深圳生命科学国际专家论坛热议跨境挑战与机遇
读特记者 肖雄鹏
2020-11-21 17:00

11月20日,“深圳生命科学国际专家论坛:坪山-波士顿交流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就国际市场准入政策、创新技术研发及临床医学、知识产权等领域进行国际交流,为坪山与波士顿这两个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合作搭建平台,共同推进国际生命科学合作。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科学领域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在日益增加,并没有随着民族主义的偏见而减少。”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康奈尔大学中国顾问委员会成员李沉简博士在大会上表示。

病症认知不同影响治疗方式

“在Joslin糖尿病中心,有来自日本、中国、新加坡等不同国家的研究员,他们在对疾病的认知上有很多异同。”哈佛医学院眼科医学教授,哈佛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首席医学官George King博士在以《糖尿病为什么对亚洲群体来说格外特殊》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他认为,东西方对于糖尿病的病症认识是不同的,东西方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这会影响到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例如,亚洲人一般得的是二型糖尿病,而二型糖尿病与老龄化、身体肥胖密切相关。但是,亚洲人肥胖的比例并不高,平均体质基数比其他种族更低,所以在治疗时要重点关注亚洲人BMI指数是否超标等。”George King博士说。

“这个例子反映了一个问题:在面对不同的种族、文化和生理条件时,病人的病症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需要跨文化交流,去找到因地制宜的治疗方法。”李沉简博士说。

跨境合作加快药物研发进程

“通过跨境交流与合作,能更好地实现药物的研发。”美国制药医学院国际委员会董事会成员Amgen亚太区医疗部门副总裁Victoria Elegant博士在《不同地区的生物医学沟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的演讲中指出,“在药物临床试验阶段,需要涵盖更多不同国家的病人样本,了解他们各自病症的差异性,才能使药物疗效更加精准”。

以欧洲互认机制为例,当前全球有27个国家参与到互认流程中,基于各个国家间的互认、授权机制,能使各国间药物流通和合作更加便捷,使药物研发、注册进程大大加快。Victoria Elegant博士建议,各国要大力推动跨境医学交流与合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应创新工作方法,改革药物批准注册机制等,使药企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研制出药物。

去年9月,在美国拿到FDA许可的百济神州自作研发药——泽布替尼,正得益于跨境合作。“随着知识的迁移与共享,外界与中国的信息交流方面也有质的飞跃,这也加快了中国医学药物研究的进程。”百济神州肿瘤免疫学首席医学官和总裁Ben Yong博士介绍,这款药物的数据获取来自中国病患,而临床研究则放在了澳大利亚。由于强大的数据支持,FDA对这款全新的BTK抑制剂,展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先后给予泽布替尼“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认定”之后,FDA通过优先审评,正式批准了其新药申请。

制药公司需要文化咨询、多语种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与百济神州从中国走向世界市场不同,PPD则逐渐拥抱中国市场。PPD全球产品开发实验室战略副总裁Patrick(Pat) Bennett认为,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需要去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做好与当地供应商、监管部门的沟通工作。

为什么生物医学沟通如此重要?CSOFT华也生命科学创始人兼CEO叶雪泥在演讲中提出,目前全球开展临床研究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多种语言使用的地区。“如何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更好地诠释和展示患者在疾病方面的生活经历至关重要且充满挑战。” 她表示,制药公司和首席风险官现在需要文化咨询、多语种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以及跨文化患者参与等额外工具和策略来保证提供有效的患者护理。

编辑 汪新林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