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坪山建设①丨坪山区以“四个转型”,打造禁毒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样板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黄穗超 阳玲
09-26 11:2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坪山区禁毒办以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契机,做实禁毒志愿服务“四个转型”,推动禁毒工作提质增效,相关经验做法获广东省禁毒宣教精品项目大比武三等奖,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广东省十大禁毒宣教精品项目”的县(区)级项目,为基层禁毒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鲜活范本。

向整合规范转型,以制度架构夯实发展根基。推动禁毒志愿工作向整合型转变,核心在于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志愿管理规范化。通过实行区禁毒办、成员单位、街道三级管理体系,构建以推动力、执行力、渗透力与影响力协调发力的“1+N+4”管理模式,推动禁毒志愿服务队伍实现自主管理及资源整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制度支撑,制定涵盖招募、管理、培育、激励等全流程的管理制度,定期召开禁毒志愿服务组织工作部署会、骨干培训会等,从制度到实践全方位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让1812名禁毒志愿者的服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向多元参与转型,以广泛合力拓宽服务维度。秉持多方参与理念,推动志愿服务向多元化转变,凝聚起全社会参与禁毒的广泛合力。坪山区禁毒志愿服务队伍自成立以来,积极吸纳多元主体加入,组建涵盖教育、卫健、司法等专业领域队伍11支,吸纳了党员、退休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队伍连续三年获评“坪山区十大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禁毒“六进”、宣讲、帮扶等工作,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00余场,覆盖群众2万余人,服务时长达3万余时。在帮扶服务中,专业志愿者在禁毒民警及社工带领下,为吸毒人员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家庭关系调解、就业帮扶等服务,成功推荐就业30余人,开展微心愿帮扶170多人次,用多元服务助力吸毒人员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向专业精细转型,以人才培育提升服务质效。聚焦专业贡献与精细服务,通过“培育+引进”推动禁毒志愿服务提质升级。一方面,定期组织交流研讨、项目展示等活动,培育本土化禁毒志愿服务专家,成功打造医护、律师、禁毒联艺团特色队伍6支;另一方面,精准引进设计师、摄影师、词曲作家等“特长”志愿者,构建专业化服务矩阵,如设计师志愿者创作坪山禁毒志愿卡通IP形象“小志、小静”,词曲作家志愿者原创禁毒歌曲《少年禁毒说》《小快板话禁毒》,摄影师志愿者协助拍摄禁毒志愿服务宣传片10余部等,让专业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

向品牌精品转型,以阵地项目擦亮禁毒名片。以品牌化发展为目标,依托禁毒教育基地、街道、学校、企业等多元阵地打造精品志愿服务项目,擦亮禁毒志愿服务品牌名片。通过课程研发、一对一指导、宣讲实践等举措,先后打造“领航星”禁毒讲解员培育计划、“护梦者”禁毒志愿讲师团、“梦想家”青少年禁毒志愿讲师团、“星火聚”志愿者骨干等特色项目,累计培育讲解员36名、讲师66名、志愿者骨干27名,开展禁毒宣讲、接待360余场,这些特色项目不仅斩获省市多项奖项,更凝聚起人人参与禁毒的社会共识,为禁毒社会化工作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 刘彦 审读 李斌  二审 李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黄穗超 阳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