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坪山建设②丨坪山深入落实“便民微信”工作法,构建数字时代社区治理新模式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邹杰
09-26 11: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深入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坪山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前期全面推行的“邻舍警务”工作机制基础上,深入落实“便民微信”工作法,以民警主动添加辖区居民微信为纽带,逐步构建起“公安牵头、多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通过“指尖上的警务室”构建新型警民关系,进一步夯实平安坪山建设基石。

“微连心”快速化解纠纷,促进邻里和睦

2025年9月7日,石井派出所社区民警杜文晖接到群众李小姐通过“便民微信”发来的求助信息。李小姐因卫生间漏水问题同楼上邻居黄先生发生争执,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杜文晖立即赶到现场,联系物业请来专业人员排查,确定是黄先生家水管老化导致漏水问题。掌握情况后,杜文晖采取“背对背”调解策略,一方面向黄先生厘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引导李小姐理性协商。经过一个多小时沟通,双方达成和解,并对民警的高效调解表示感谢。

杜文晖表示:“有了‘便民微信’之后,群众可以把心里的疑惑、委屈说出来,民警也能够听得到、帮得上,才好实现‘小矛盾快化解’。”

“微反诈”精准预警劝阻,筑牢防骗屏障

2025年6月10日,深圳技术大学的学生阿伟通过“便民微信”向石井派出所社区民警翁建达反映其同学疑似遭遇刷单诈骗。翁建达立刻启动反诈预警劝阻机制,通过视频通话揭露诈骗套路、指导保留证据,成功劝阻当事人继续转账,避免了更大损失。9月10日,某企业员工阿文收到一个到付快递,里面是一张面值1000元的“京东E卡”。阿文想到反诈民警曾到企业讲解过“陌生快递+扫码兑奖”的诈骗案例,便通过“便民微信”向民警翁建达求助。翁建达当即指出,该快递正是近期高发的“刷单诈骗”诱饵,又一起潜在诈骗被阻断。

“现在遇到可疑链接,群众都会习惯性先截图问我们。”翁建达说。“便民微信”已成为一条全天候的反诈求助通道,民警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风险、介入劝阻,最大限度为群众避免损失。

“微服务”暖心回应求助,延伸警务触角

2025年9月5日,居民王先生通过“便民微信”向碧岭派出所社区民警曾文谋求助:其祖父遗留的一块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手表不慎遗失。曾文谋了解情况后立即行动,一边引导王先生排查家中监控,一边将其接到派出所调取公共视频,反复排查、实地走访,最终找到了拾获者,手表完整归赵。仅三天后,民警曾文谋又通过“便民微信”成功处置一起山地救援。当天中午,一群众发来求助和定位信息,称一男子在马峦山郊野公园登山途中体力不支倒地。曾文谋立即联系群众核实情况,同步通过派出所指挥室派出处警民警赶往现场,最终将该男子送医治疗,化解了一场突发险情。

从物品遗失到人身救助,从家长里短到紧急险情,“便民微信”逐步成为线上的警务服务站,民警透过屏幕也能“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截至目前,坪山公安“便民微信”已覆盖辖区57%的常住人口,建立起链接38万群众的社区警务对话网络。加的是微信,连的是民心。坪山公安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便民微信”工作法,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响应效率、强化部门协同,不断延伸警务服务触角,真正把“温暖、服务、帮扶”送到群众身边,努力打造数字时代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公安样板”。

编辑 刘彦 审读 李斌  二审 李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邹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