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物精品亮相天津:“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
​ 读特记者 马璇/文 通讯员 王军/图
2017-12-13 21:39

深圳文物精品走出深圳,亮相天津。12月13日下午,由天津和深圳两地共同举办的《盛世·和平——“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在始建于1922年的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王府开幕,99件(组)深圳文物集中呈现了大唐289年间的辉煌与壮美。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和天津市、深圳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所展出的99件(组)文物,包括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件,种类涵盖金、银、铜、玉、瓷、陶、琉璃等等材质器皿,还有中土器物上出现的中亚西域纹样,贵霜金币、波斯萨珊银币、西方味道的高脚杯、艳丽蓝韵的三彩等,其中许多展品堪为至宝,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从市井生活,人文风貌的剪影中投射出大唐恢弘的国家荣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以新形象,重构而成的“中国新商路”。这条路,早在汉唐时就已然存在,陆上以丝绸商货为主,海上以陶瓷商货为主,形成纵联欧亚的主要商途。为当时的世界贸易做出巨大贡献,中国产品输出之时,海外商货物产也随之而来。

以史鉴今,方知兴替。在《盛世·和平——“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上,那些洁白的执壶、艳丽的三彩、内敛的越碗、凝脂的白玉、耀眼的金饰、娴静的银杯,林林总总、参差高低、梦幻迷离的在一千四百年后的今天诉说着那个帝国时代的荣光。东来的僧侣、西去的胡商、南归的旅客、北去的舞姬,构成宏阔唐朝地理版图中的一个个人物与时空的交汇点,这些交汇点又幻化成更真实的远比文本可靠的信史。可以说,这些6-10世纪间的珍贵文物,从文明融合,艺术融通的文化表达中映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带来的空前繁荣和商业自由。社会由此表现出更多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扶持,相互融合。追古思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藉此也必将进入美好的未来。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的展品均来源于深圳望野博物馆的馆藏。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绍华在开幕式现场致辞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加快推进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建设,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深圳率先探索出一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新路子,持续出台推动文化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努力营造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了许多知名收藏家来深建馆,并发挥着积极的收藏、展示和教育作用。深圳望野博物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多年来,该馆秉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弘扬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一直致力于藏品的征集和研究,在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展览效益的同时,大力开展馆际和区域交流。此次展览也充分证明了津深两市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城市特质,充分体现了天津对深圳文化发展和博物馆建设的高度认可。

此次展览由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和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共同主办,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管委会、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和深圳望野博物馆共同承办,将在天津持续展至明年3月底。

唐三彩胡人俑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 读特记者 马璇/文 通讯员 王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