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病房,来自西藏林芝的晨晨(化名)正等待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得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与西藏林芝民政部门达成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合作协议,今年7月17日,包括晨晨在内的林芝市7名重病重残困境儿童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治疗。截至目前,林芝市民政局已组织7批共40名当地困难患儿前往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所有患儿家庭均不需要承担相关费用。
出生后就无法站立,多次手术后迎来希望
“当时,给孩子换尿不湿时,他的双腿总是不能自然分开,大人一放手两腿就只能交叉。”晨晨妈妈告诉记者,去年晨晨出生后仅三天,家人就发现问题。但因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家庭困难,一直没有带孩子到大医院检查。因孩子身体状况差,她只能贴身照顾,无法干活。
得知晨晨的情况后,“七色花”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专项行动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并承担了所有的医疗、交通费用,让孩子有机会接受专业系统治疗。
入院后,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初步诊断晨晨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超声检查又发现其“右侧睾丸下降不全、左侧滑动睾丸”。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诊疗模式,泌尿外科于7月22日为其实施“腹腔镜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隐睾探查术”;术后腰骶部MR提示“脊髓栓系可能”,神经外科接力会诊,于7月29日完成“脊髓栓系松解术”。此次手术避免了患儿后期因脊髓栓系综合征进展而可能出现的排便及下肢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
晨晨(化名)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病房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晨晨已回到骨科进行康复训练,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等待后续髋关节脱位手术。
7名林芝患儿,已有5人术后康复出院
同批患儿中,小松(化名)的治疗同样牵动人心。今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带队赴林芝开展义诊时,医生发现小松的眼球异常突出,初步诊断为“颅缝早闭”。经林芝市民政局审核,小松符合“七色花”救助标准,随第七批患儿来深治疗。
8月4日,深圳市儿童医院专家为林芝患儿小松(化名)实施“颅缝再造术”
“患儿病症的表现为整个颅骨很小,把脑子框在里面影响正常发育。孩子的眼球是正常的,只是颅骨缩在后面导致眼睛外突。医院进行的‘颅缝再造术’手术,要把患儿整个颅骨切开再重新拼合,还要将眼眶前移。”王靖生介绍,该次手术已于8月4日顺利完成,术后小松恢复良好,突眼消失,颅腔容积恢复正常。目前,已办理出院手续返回西藏。
据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介绍,截至目前,第七批来深治疗的7名患儿中,两名确诊脊柱侧弯的患儿已完成多次手术与术后调节,两名患有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患儿也已康复出院,目前还有两名患儿在院继续治疗。
“七色花”行动已运送七批患儿来深治疗
据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七色花”行动负责人张莉介绍,自2022年起,林芝市民政部门发起“七色花”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专项行动。该行动启动以来,工作人员走访了林芝市所有偏远县乡,共筛查出40余名重病重残儿童,并根据病情轻重安排他们先后前往深圳接受治疗。
为让林芝困境患儿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在“七色花”行动发起不久,深圳市儿童医院就与林芝市民政局达成合作,双方就林芝困境患儿来深就医开通“绿色通道”。根据合作协议,在林芝本地医疗机构无法医治的前提下,深圳市儿童医院对林芝困境患儿开通长期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医疗救治服务。费用方面一部分由医保承担,还有部分将申请商业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充救助,剩下自付费用由林芝市民政局和林芝市慈善总会兜底,减少困境儿童家庭的负担压力。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