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东莞理工学院!已获5.6亿元社会捐赠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7-12-12 17:31
摘要

12月12日,东莞理工学院举行支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捐赠仪式,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共捐赠3.1亿元人民币。

12月12日,东莞理工学院举行支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捐赠仪式,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捌毫米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得利钟表集团、东莞市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冠力胶业有限公司、东莞埃弗米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共捐赠3.1亿元人民币。

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前期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获得了社会捐赠1亿多元,去年也获得1.4亿元捐赠。至今,学校共获得5.6亿元社会捐赠金额,将全部用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400多人


捐赠仪式后,东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东莞理工学院自2015年启动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以来作了介绍。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程中,东莞理工学院瞄准智能制造领域,在聚合资源、聚焦服务、聚力发展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建设的“莞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这两年来,学校瞄准了智能制造领域,推出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的系列政策,并建立了加拿大海外创新中心、美国人才工作站基础、俄罗斯人才工作站、澳大利亚创新中心,委托台湾华创教育有限公司在台北设立台北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引进人才。截至目前,学校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专任教师、优秀青年博士等400多人;今年11月,世界知名的有机化学家、德国科学院院士米伦(Klaus Müllen)教授也受聘为东莞理工学院校长特聘教授。

在引育人才的同时,学校注重为人才搭建良好才华施展空间,人才高地聚集效应彰显。目前,学校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领域,由高层次人才牵头,组建了20多个学科科研团队。其中,科技资源大数据创新创业团队推出的“科学家在线”平台在第二届全国“双创周”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近两个月已服务广东本地企业419家,东莞本地企业112家。

参与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申请专利30余项

目前,学校围绕“面向机电行业智能制造的机械工程”“面向智能制造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方向,由杰出人才领衔主持,启动实施首批12个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学校积极参与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与中科院高能所共建7个科研平台,开展近40个项目研发,申请专利30余项;“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项目已通过论证评审,预算投入1.05亿元。

学校还主动对接扎实开展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今年9月,在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暨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现场会上,东莞理工学院成为了“东莞市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成为了“东莞市智能制造系统服务重点单位”。其中,东莞理工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与企业签约启动2.9亿元合作项目,并成立东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程中,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格局加速拓宽,学校的发展也得到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支持,发展势头良好。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