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光明区卫生健康局认真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各项政策措施。今年,区卫生健康局通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银龄安康行动”、“幸福老人计划”、安宁疗护试点等多项行动,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优待,老年友好社会环境得以优化,老年人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为老人派发健康宣传资料。
深怀孝老之心
落实敬老优待政策
持续开展“银龄安康行动”。光明区卫生健康局每年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区户籍老人购买意外险,定期开展社区宣传,保障老年人的知情权和收益权。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实现基本优待福利更多更公平惠及非深户籍老年人。
组织实施“幸福老人计划”。光明区2020年核拨市福彩公益金“幸福老人计划”项目338万元,资助老年团体46个。区各级老年社会团体主动开展了包括文艺表演、体育健身、书画摄影比赛、健康讲座等为老服务项目和老年人专项活动,极大丰富了社区老年人晚年生活。
向社区长者宣传关爱活动。
念兹敬老之德
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光明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治疗护理、康复照料、安宁疗护等全方位服务。在老年健康宣传周期间,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发挥网络、微信、5G云课堂、互联网医院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一系列面向老年人线上宣教活动,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健康知识。区老年协会联合国科大深圳医院在全区31个社区开启健康义诊、知识讲座、有奖竞答、健康游戏等科普巡回活动,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称赞。
发挥区内社康中心“健康守门人”优势,光明区持续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和慢病综合干预,将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截至2020年9月底,共为老年人免费体检7625人,管理高血压病人24266人,管理糖尿病人8150人,筛查结直肠癌692人,创建健康家庭2615户,为500名高血压患者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实现动态监测与干预。
此外,选取光明社区试点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坚持“服务居家老人,社区大有可为”路线,在光明社区明安花园爱心饭堂组织开展了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活动,挨家挨户上门评估光明社区所有老年人,并联合光明街道、光明社区对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设立爱心帮扶联系人,定期上门探望了解其生活情况与心理状态。对高危人群实施社区随访管理和转诊推荐,建立精神卫生科服务老年人绿色通道,推动老年人心理问题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早治疗。
向长者宣讲健康知识。
倾注爱老之情
发展光明护理院
光明区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签约服务,鼓励多种形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光明区共有1家医养结合机构(光明护理院),区内6间日间照料中心已与社康中心建立签约合作关系,即公明、光明、塘尾、将围、新陂头、楼村6家社康中心均与所在街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为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包括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教育指导、中医理疗康复、心理咨询讲解等在内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服务。同时,借助每年不少于8场的健康讲座、绿色通道优先就诊转诊、需求导向上门服务、建立家庭病床等多项举措,提升医养结合可能性。
2020年,光明区持续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培育老龄产业新增长点。将光明护理院设立为国科大深圳医院(光明)下属二类事业单位。据了解,光明护理院占地面积拓大至2.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指向目标300张,旨在为全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建设一处可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民生福祉。光明正努力朝着建设深圳高水平新型医养融合先行示范区奋力迈进。
笃行为老之事
形成老龄工作新格局
为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增强部门联动效应,光明区调整纳入区司法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28个相关部门为老龄委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优势,维护老年人权益,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各单位在敬老月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相继开展“温暖重阳”走访慰问、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孝老爱亲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维权优待等系列活动。2020年2月底,召开光明区老年协会第三次理事大会,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老年人协会领导机构,为老龄事业发展打造坚强堡垒。
老龄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未来,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勇于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辖区老年人幸福水平,为加快实现“病有良医”和“老有颐养”贡献更多“光明方案”。
(来源:宝安日报·光明新闻)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