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再迎国家层面部署,腾讯司晓解析深圳优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文 叶雨楠/视频
08-27 19: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在‘AI+先进制造’、‘AI+低空经济’、‘AI+智慧城市治理’等方面既有坚实产业基础,又能形成全球性示范效应的领域。”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接受采访,谈到深圳未来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方面的诸多优势时强调,深圳应借助自身供应链的优势,将战略重心放在推动AI技术与强大的硬件制造生态的深度融合上,从而能推动多个领域全面升级为深圳智造。

他表示,深圳拥有全球最完整、最高效的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这是深圳实施“人工智能+”战略的过程中最独特且难以复制的优势。通过“AI+硬件”的协同模式,深圳能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将大模型的智能赋予各类实体产品,拓展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市场,形成技术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深圳可以将战略重心放在推动AI技术与强大的硬件制造生态的深度融合上,借势推动‘智能硬件’升级行动,将AI能力嵌入到消费电子、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各类深圳制造的产品中,使其全面升级为深圳智造。”司晓说。

同时,司晓表示,深圳应将自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AI大脑”,发挥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他建议,深圳可以主动组织AI应用产业联盟,深入珠三角地区的工厂一线,针对性地提供围绕生产流程提效和运营优化的AI+服务。这不仅能为深圳的AI企业开辟广阔的应用市场,更能将深圳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整个大湾区的产业竞争力。

“广东经济的调整需要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深圳的AI能力恰好能为东莞、佛山等制造业重镇的AI转型提供核心动力。”司晓说。

在深圳“人工智能+”落地领域方面,司晓特别提到,深圳在“AI+先进制造”、“AI+低空经济”、“AI+智慧城市治理”等方面既有坚实产业基础,又能形成全球性示范效应的领域。他说,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要推进AI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实现自主跨越。

近年来,腾讯坚定投入自研大模型,在“人工智能+”行动方面已有诸多举措。目前,“腾讯混元+开源模型”的多模型解决方案已经在政务、零售、金融、医疗、教育、文旅、工业、传媒等30多个行业广泛落地,成为助力各行业客户探索实现新增长的重要引擎。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文 叶雨楠/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