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工廖晓欣:只为让受助长者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赖心健 文/图
2020-10-22 22:17

东莞市沙田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廖晓欣正在和同事们落实“爱心午餐”公益项目的工作计划。采购食材、洗菜、烹饪、打包......每一项工作,廖晓欣都要严抓落实,亲力亲为,只为让受助长者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

亲力亲为用心做好每一次服务是廖晓欣从未改变的宗旨。在沙田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廖晓欣始终站在服务一线,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化解长者吃饭难、看病难等难题,让长者在关爱的生活氛围中安享晚年,得到长者的好评点赞。

运作“爱心午餐”项目 化解长者困难

刚入行时,廖晓欣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廖晓欣都会介绍自己是社工,但她并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解释自己的工作。“这里的居民比较淳朴,待人友好,我们开展工作都很顺利”。廖晓欣表示,自己在沙田做社工,收获不少温暖。

一次走访中,廖晓欣的电车车胎破了,到附近的修理店修理。“当时修理师傅问起我的工作,我说是服务高龄长者的社工。”听说是社工,修理师傅决定免费修理。“这个事情印象很深刻。”廖晓欣坦言,修理师傅暖心的支持让她很意外。

“长者都信任我们的工作,这让我们更有动力。”梁伯是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之一,刚开始和梁伯接触时,梁伯比较腼腆不爱说话。廖晓欣隔三差五到梁伯家里“串门”,大家慢慢成了“老朋友”。每当廖晓欣来到梁伯家里时,梁伯脸上都会乐开花。“他远远地看见我们要来,就会准备好椅子等我们到。”说起这些温暖的小故事,廖晓欣言语之中洋溢着感动。

作为一名社工,廖晓欣时常思考自己能为长者提供哪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服务。廖晓欣与同事们日常走访发现一些家庭困难的独居长者一日三餐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廖晓欣与同事们发起“爱心午餐”项目,搭建爱心厨房并成立专业的服务团队,包括送餐员、营养师和厨师等。该项目自2017年7月运行至今,已累计整合社会资源46万元,累计为沙田镇独居、高龄、困难长者送餐超过10300份。

谈起为何要坚持运作“爱心午餐”项目,廖晓欣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80多岁的霍婆婆患有多年的脑退化疾病,儿子忙于生计而无暇照料。霍婆婆不会使用电饭锅,只会用柴火煮饭。廖晓欣走访时,刚好遇见她在生火做饭,但她花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把火生起。

“雨后潮湿,霍婆婆一直生不起火,最后是一位路过的大叔帮忙生起了火。”廖晓欣说。霍婆婆平时缺少照顾,吃饭不定时、饭菜没有营养,这让她放心不下。如何解决独居困难长者的吃饭问题成了廖晓欣的心头大石。

经过调查和策划后,廖晓欣和同事们整合社会爱心资源,联合当地企业、学校、单位食堂,通过聘请专职送餐员,志愿者资源作为补充等形式为沙田镇内有配餐需求的高龄独居长者配送爱心午餐,以此改善长者的就餐状况,保障长者的营养健康,提升长者的生活质量。

“有了爱心午餐,霍婆婆的午餐问题得到解决,每天的饮食有了规律,而且营养合理,身体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廖晓欣表示,项目运行后,长者的健康得到保障,自己更加坚定了将项目进行下去的决心。

探索服务创新 守护长者安全

高龄长者行动不便,活动范围受限而又希望充实晚年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廖晓欣和同事们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了“长者学习沙龙”,廖晓欣希望长者能够通过学习提升生活的技能。

“开始还担心他们没有学习的欲望,后来发现长者对这个很感兴趣,我们也计划集中开展更多的学习主题。”廖晓欣回忆了当时的情形,沙龙最初只有十多位长者报名,但最后来了二十多位,当中有八十多岁的长者踩着三轮车来到活动地点,有的推着轮椅或扶着手杖就过来了。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来参加了每一期的沙龙,他们说学到不少知识,对活动的评价也很好,有些长者见到我们就会问什么时候再有活动。”在沙龙活动中,廖晓欣和同事们通过展示PPT、播放视频,图文并茂地向长者教学电梯使用及紧急情况应对。在学习沙龙上,有长者向社工提出“独居长者夜间由谁来守护”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廖晓欣与同事们时刻记在心上。“我们计划将他们的需求作未来工作的一部分,通过走访调查,探索可行的服务途径。”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赖心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