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决赛举行,53支赛队参与答辩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08-26 19: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25日至27日,2025年“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决赛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53支赛队汇聚深圳,参与现场答辩。

本届挑战赛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市尚龙数学术与交叉学科产业化研发中心承办,深圳市龙岗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吸引了全国228所高校的热烈响应,共有约3267支队伍、合计6828名参赛者踊跃参与,参赛规模创近年来新高,还新增设国际赛道,邀请到一支俄罗斯队伍参加决赛。

赛事延续了“学科交叉、实践导向”的特色,既为参赛者提供展示数学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的舞台,也鼓励参赛者关注工程、信息、生物医药等深圳重点发展领域的真实课题。在赛题设置上,紧跟时代前沿,既考察参赛者的数学建模能力,又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

其中,A题聚焦“芯片热弹性物理参数估计”,以数学建模为手段,为热弹性物理参数估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助力芯片设计更科学精准,推动电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B题关注“LED显示屏颜色转换设计与校正”,聚焦于解决摄像机等色彩捕捉设备与LED显示屏等显示设备间因色彩处理差异导致的颜色失真问题;C题探讨“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的风险分析”,聚焦我国“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的现实需求;D题聚焦“法医物证多人身份鉴定问题”,致力推动数学建模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领域的应用,促进跨学科合作。

在赛事初赛阶段,参赛者们提交了1478份富有创意和深度的论文。经过严谨评审,68支队伍获得进入决赛答辩环节的资格。入围决赛答辩的参赛队根据“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组织委员会命题专家给出的修改建议完成论文修改。据统计,出席决赛答辩的赛队为53支,参与决赛的人数为162人。决赛还邀请了19位专家,包括12位评委以及7位来自协会和企业的专家。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石兴中表示:“深圳杯”自创办以来,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宗旨,一步步成长为国内数学建模领域的重要平台。“我们始终相信,数学不仅是书本上的公式,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这也是‘深圳杯’始终不变的初心:让青年学子在建模实践中,找到基础学科与现实需求的连接点。”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和章表示,该校已连续5年承办“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5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全国学子构建一个兼具专业性与成长性的竞技舞台。数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求解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构建模型、探索规律的完整过程。‘深圳杯’所倡导的,正是这种探索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旨在激励青年才俊勇闯未知、智解难题,不断拓宽认知边界,积淀科研素养。”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谢金星表示,该赛事旨在汇聚青年学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学子通过了解深圳、认识深圳,从而在深圳创业、发展,跟深圳一起成长、跟创新一起成长。

据了解,“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原名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延伸,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组织,首届于2001年举行。自2011年开始,该比赛连续15年在深圳举行,目前已成为国内数学建模领域重要的开放性创新活动。2016年开始,“深圳杯”组委会批准设立了一项“谭永基特别奖”,在每年的一等奖获奖团队中,选出应用水平最好的队伍,再给予奖励。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