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去年新增注册企业4万多家

2016-02-03 16:14
摘要

记者昨天从前海获悉,经过自贸片区、深港合作区及25家市级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前海在经济增长、制度创新、新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前海

2015年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元年,也是前海合作区爬坡过坎之年。记者昨天从前海获悉,经过自贸片区、深港合作区及25家市级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前海在经济增长、制度创新、新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注册企业达7.43万家

去年,随着自贸片区的成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更加成为海内外企业投资的热点。截至去年底,注册企业达7.43万家,注册资本3.3万亿元。其中,新增注册企业43827家,新增注册资本18824亿元,分别是南沙、横琴总和的3倍多和6倍多。合同利用外资达217.78亿美元,相当于南沙、横琴综合的5.6倍。

金融业改革继续领先

至2015年底,注册前海的金融企业已达31352家,注册资本金达23943.13亿元,其中商业保理企业占全国三分之二,融资租赁企业占全国17.8%。入驻前海的金融持牌机构已达98家。前海微众银行成为全国第一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引进台湾玉山银行,成为深圳首家台资法人银行。

总部企业快速增长

自贸片区总部企业快速增长。注册资本达5亿元及以上的企业938家,实缴资本达100亿元及以上的4家。年度纳税额超5亿元的企业2家。中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国际总部、平安信用卡中心、奇虎360南方总部等一批总部企业落户。

港资企业达2787家

自贸片区对香港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注册港资企业达2787家,汇丰、恒生、嘉里、周大福、港铁、金银业贸易场等标志性港资企业争相落户前海。52个香港创新创业团队进驻青年梦工场。其中留英归港青年陈升团队,在前海青年梦工场创业不到一年,即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在香港引起较大反响。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年度咨政报告中提出,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可获得特区政府青年创业基金。

新城形象得到极大改观

去年,自贸片区打响了以“十大战役”为抓手的新城建设大会战,全年完成3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前五年的总和。土地整备、水环境治理、平南铁路改造、航空限高等重大瓶颈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自贸片区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或建成项目9项,共36栋,推动区内建设形象得到了极大改观。

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

自贸片区认真落实自贸区战略,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片区累计推出102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达23项。31项成果纳入广东自贸区首批60条创新经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期实现了成功上线。率先制定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创新、简短版“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3个试点方案。

市场化政府管理运行新模式开全国先河。率先构建“政府职能+前海法定机构+蛇口企业机构+咨委会社会机构”的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研究推进前海管理局与招商局集团合作成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自贸片区全力营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3大国家级域外法查明机构落户前海。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被纳入全国综合性改革示范法院试点。国际仲裁院外籍仲裁员占比继续全国领先。全国共7家粤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 5家落户前海。前海蛇口警务工作办公室成立运作。71名境外人才获补贴个税,总额近2000万元。向72个企业创新项目发放现代服务业试点资金3.9亿元

认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前海积极发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支持招商局、中兴通讯、中集等重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推动与印尼等国家商建自贸园区或产业园区。招商局集团旗下码头网络已覆盖全球5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港口。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设立企业,累计注册外资企业2910家。前海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140家企业(机构)。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小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