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惠民20次!“党员惠民小屋”解群众“燃眉之急“

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张远兵 文/图
2016-06-16 00:38
摘要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党员惠民小屋”满脸忧愁地开口求助,志愿者何樱敏立即安排老人在屋内休息,询问其相关情况。当得知老人家在两公里外,该志愿者叫来社区工作人员...

的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党员惠民小屋”满脸忧愁地开口求助,志愿者何樱敏立即安排老人在屋内休息,询问其相关情况。当得知老人家在两公里外,该志愿者叫来社区工作人员,并安排车辆护送老人平安回家。

这样的惠民服务在宝安区安乐社区是不胜枚举。记者了解到,“党员惠民小屋”是新安街道开展社区“书记项目”服务居民的一项创新之举。自这项举措启动以来,以平均每天近20次的惠民服务,帮助辖区居民解燃眉之急,为构建社区和谐幸福家园发力加码。

“惠民小屋”手牵手居民

在宝安区宝城44区天虹广场,一间“党员惠民小屋”成为繁华闹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间小屋便是新安街道打造的“党员惠民之家”。读特记者看到,该“惠民小屋”大小虽不足10平米,但因其装饰以红、黄颜色居多,因此在人流密集的闹市中也极为显眼。而且该屋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有电脑、雨伞、药品等专区,屋外还有“爱心专座”、消防安全、禁毒宣传区等。

这间“惠民小屋”于今年3月底正式运营,包括提供寻址问路、雨具借用、物品暂存、伤病临时救助等惠民服务。“有没有雨伞,借用一下?”一位女士暴雨中跑到小屋门口询问道,随即,一位年轻的志愿者从屋内给这名女士递了一把雨伞。记者近日采访中看到这温暖感人的一幕。

“这些惠民服务虽说是小事,但有时却能起到解居民‘燃眉之急’的作用。”该志愿者向记者介绍说。“有些居民想寻路问址时,我们用电脑帮助他们查找路线,有些环卫工在碰到伤病或轻微中暑时,我们也准备一些药品,提供临时救助服务。”总之,“党员惠民小屋”成为了社区手牵手、服务你我他的驿站。

读特记者获悉,这间“惠民小屋”服务时间为8时至20时,自运行以来已帮助居民解决困难2000多次,赢得辖区居民的广泛点赞。

“党务通平台”心连心群众

“党员惠民小屋”这项惠民服务只是新安街道开展社区“书记项目”服务居民的一个缩影,读特记者了解到,自今年以来,该街道为将服务群众落实到实处,在22个社区打造不同的惠民服务,为构建首善新安添助力。

据悉,3月18日晚,在新安湖社区的文化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园故事会”精彩上演。这个故事会,从主持人、演说者、表演者,全来自该社区的居民,他们以“社区人说社区事”的方式,用热情、爱心、笑容拉近了社区居民间的距离,谱写了一曲热闹欢快的和谐曲。

今年5月,海富社区的“爱心格子铺”开张。据悉,“爱心格子铺”是该社区聚民意而推出的关爱居民的爱心之举。记者看到,该格子铺共有数十个格子,每个格子里放有不同的物品,包括图书、被子、书包等。“如果你需要格子里的物品你可以拿走,你也可以把用不上的物品放在格子里。”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党员惠民小屋”也是流动党员了解党组织的驿站。“个别流动党员看到小屋上的鲜艳党徽,主动走进来了解如何参与社区的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该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惠民小屋’的服务都有志愿者参加,许多社区党员、义工闻讯后纷纷参与进来,也吸引了周边的肯德基、面点王等单位主动提供茶水、冰块等爱心项目服务。”

为让社区“书记项目”继续深化开展,加强党组织服务群众、密切与群众联系,今年4月份,新安街道在全市率先推广和运行“党务通APP”平台。该平台包含党建工作动态、社区党建风采、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心声等功能模块,不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可以从这个APP上及时了解到各个社区的惠民举措,成为党员与居民的一座“连心桥”。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