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片区“打非治骗”整治行动频频亮剑 查处各类违章136宗

​读特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张云峰 文/图
2017-12-08 19:46
摘要

据了解,截至12月6日,联合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72人次,查处各类案件136宗,其中非法营运案件67宗(传统非法营运蓝牌车17宗,无证大巴5宗,非法网约车45宗),出租车违章案件57宗。

从11月23日起,针对机场片区拉客仔和非法营运的“打非治骗”专项联合整治行动正式启动,行动由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机场公安、机场集团三方联合组织实施。此次整治行动实行24小时(重点时段是13:00-次日凌晨3:00左右航班结束)全天候常态化执法,开启“全员报料、全域封锁、全天打击”模式,通过严格执法,力争让拉客仔“无门可进、无客可卖、无车敢接”,进而从根本上整治机场交通营运秩序。

据了解,截至12月6日,联合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72人次,查处各类案件136宗,其中非法营运案件67宗(传统非法营运蓝牌车17宗,无证大巴5宗,非法网约车45宗),出租车违章案件57宗,其他一般违章案件12宗,公安拘留拉客仔15名,交警查处后座不系安全带2宗,拦截被拉乘客15批共计31人次。目前,航站楼内外拉客仔已明显减少,联合整治行动还将持续常态化开展。

此次专项联合整治行动共有以下5大举措:

(一)驱捕结合、严打“拉客”

机场公安部门对T3航站楼加大管控力度,采取24小时人工值守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适时开展集中突击行动(其中单天最多拘留拉客仔13名),肃清航站楼内拉客仔,对扰乱公共秩序的坚决拘捕,不断压缩拉客仔活动空间,为外围现场执法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监控、公开威慑

公安、交通、机场安保等执法人员在拉客仔聚集、与乘客便于接触、与非法营运司机接头等重点位置和社会停车场内,全面布控监视,发现情况立即报告执法卡点,并跟随拉客仔到上车位置,当面对载客的车辆进行录像、拍照记录,并通过对讲机报告执法卡点,由隐蔽精准打击改为公开威慑执法,迫使非法营运司机放弃违法行为,致使拉客仔“卖客”失败。

(三)联合执法、全域封锁

1.路面设卡严查。由交通执法、治安民警、交警共同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在出机场的咽喉要道空港八道和领航高架出口设立卡点,发现敢于铤而走险的非法营运车辆一律就地查扣,现场处罚,让非法营运者插翅难飞、无路可逃;

2.科技手段堵漏。交委执法支队协调三大网约车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约车营运秩序的管控,斩断拉客仔利用网约车下订单拉客卖客的途径;交委公交局还联合机场集团对停车场网约车入口进行技术改造,只允许注册的正规网约车进入通道接单候客,把无证网约车排除在营运场站之外。

(四)追踪倒查,移送拘留

针对以往非法营运司机被查而拉客仔置身事外的问题,交通部门在查处非法营运案件过程中最大限度收集乘客被拉客仔欺骗、“宰客”的证据,及时反馈给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对涉案拉客仔倒查到底、依法处罚。在行动期间就有2名拉客仔被司机或乘客指认而被拘留。

(五)立体宣传、警示提醒

针对一部分蓝牌车司机因不明真相,被拉客仔蛊惑抱侥幸心理到到机场非法载客的现象。机场交警大队积极探索,利用辖区路边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每日执法动态、法律规定、警告提示等内容,提醒司机切勿受拉客仔蛊惑和欺骗而从事非法营运。

对抵达旅客,机场相关部门也在航站楼内利用广播提醒乘客切勿轻信拉客人员谎称滴滴、的士的欺骗之词而误乘“黑车”、上当受骗。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张云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