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含金量很高,是党中央首次为一座城市量身订做的新时代改革总纲领,首次采取“实施方案+授权清单”滚动推进的全新方式授权改革,首次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地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改革环节更多自主权,支持力度、探索空间和使命责任前所未有。
如何认识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意义?深圳应该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综合改革试点主体责任,落实好中央赋予深圳的光荣使命,以改革促发展,推动综合改革试点早见实效,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多位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真知灼见,小政整理了近期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1、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陶一桃
如果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那么,《实施方案》就是落实《意见》路线图。
相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改革,今天的综合改革试点将以自上而下的目标性和同样自上而下的措施保障性,为深圳率先制度创新与先行示范提供了展示自身敢闯品格的充分空间。
相对于40年前的授权改革,《实施方案》既是中央部署下的目标性授权,又是明确具体改革目标的任务性授权,更是中央支持下的自主制度创新的率先改革的授权。从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8个部分、27项目标任务要求和6大改革领域来看,都是按照“实施方案+授权清单”形式制定。这不仅给予了深圳率先改革的“特权”,也使毎项改革任务可以以最小制度障碍的方式顺利推进。
“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综合改革方案,体现了中央统一部署与地方政府积极创新的高度统一,是降低深化改革成本与风险,从而提高制度创新绩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深化制度变迁的实践模式。
“实施方案+授权清单” 就是“目标”+“制度通道”,由于减少了实现目标进程的制度方面的不确定性,所以“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的深化改革方式,将会以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提高改革的绩效与制度幅射力。
2、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范绍庆
深圳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优势,把握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激发活力、抢占先机、应对挑战,努力攻坚一批战略性改革和引领型改革,为全国层面深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实施方案》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实施方案》确定的综合授权改革方式,是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以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这一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有利于实现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也意味着粗放型改革向精细化改革转变。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将大大缩短改革授权过程,极大降低制度建设的成本,在改革的时效性得到保障的条件下,使改革效能能够得到更好发挥。而且,改革方式也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事一议”传统模式,确立了“五年一方案、方案加清单”滚动推进方式,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推进改革开放。
在全球经济面临复杂情况之下,中国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深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进行探索和先行。
3、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龚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既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执行《实施方案》的立足点。
放眼世界,20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也是屈指可数的,这些城市也都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大城市病,目标定位“全球标杆城市”的深圳理所应当地为超大城市治理探索解决这些共性问题,细化为“三级跳”战略第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就有着实务举措——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特别是将“折叠空间”——近空、临海、地下等空间利用以具体政策条文的形式进行方向性的引领规划,以小步快跑地方式解决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难题;其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展示,深圳还需要为其他超大城市无法根治的城市顽疾开药方,例如“补丁城市”——即阶层固化以空间散点分布的城市展现。
4、深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胡冰
深圳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是更高更难的目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克服本领恐慌,更要有大局观念,坚决摒弃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把党中央对深圳新的使命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落实,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5、深圳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彭姝
新时代特区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认真落实《实施方案》,鼓足改革干劲、创新改革方法,为续写新的“春天故事”、创造新的特区奇迹而奋力向前。
《实施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合力,布局在“点”,而谋划在“面”,彰显了改革方法论上“点”与“面”的相统一。
针对深圳土地资源和空间约束的问题,《实施方案》跳出“扩地”“扩容”等做大增量的思维,提出一系列盘活各类用地、统筹城市空间等做大存量的举措。这种改革方式,以活化资源利用的制度供给代替直接的物理资源补给,是升维式改革思维的体现,彰显了改革方法论上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相统一。
《实施方案》聚焦多元要素的激活和优化配置,提出加强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等举措,通过构建要素长板和要素短板的积木式拼搭,实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目标。这种积木式创新的改革方式,能产生1+1>2的效果,体现了改革方法论上系统性与协调性的相统一。
《实施方案》既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又指出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深圳更多自主权,全篇都贯穿着开放、授权、赋能的思想。这种科学监管、大胆放权的改革方式,能最大程度贯通中央地方各部门的意志,为改革破冰清障,体现了改革方法论上“管”与“放”的相统一。
6、深圳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宫正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深圳在制度建设上先行示范的宣言书,那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则是新时代深圳在制度建设上先行示范的更加具体的路线图。该方案明确综合改革试点的阶段性目标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的战略博弈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依靠制度优势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实现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应当不断发展和完善制度,以为人类谋大同的宽广胸怀探索确保世界和平繁荣的中国方案,塑造一种崭新的制度文明。
7、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高山
《实施方案》赋予了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的自主权,给予深圳充分的改革探索空间,这既是《实施方案》的一大特色,也是深圳获得的最大礼包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实施方案》中“制度”一词出现频率高达39次,具体涉及土地、劳动力、技术成果转化、数据产权、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人才、开放、民生、文化、生态环境、城市空间治理等多个细分领域,充分体现了改革探索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和制度引领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8、深圳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姜智红
深圳要以全球性视野认真思考、科学谋划,发挥优势,加快弥补差距、短板。比肩全球一流城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更加浓厚的干事创业环境;全局性、系统性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把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空间格局,构建蓝绿相融的高品质生态空间。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高水平、协调发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深圳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资源要素约束更紧、来自国际的技术和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深圳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和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等。深圳更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脚踏实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归依,把问题导向作为推进综合改革的基本遵循,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综合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9、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吴丹
《实施方案》在土地利用和空间统筹上着墨甚多,其直接相关的条文为《实施方案》第二部分第(四)条“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事实上,这一权限在深圳市此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已经通过相关授权加以解决。但根据最新的国家土地管理法及《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深圳中心城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由广东省政府行使,而本次《实施方案》的条文则将相关权限委托给深圳。从这个意义来看,这的确是一个较大的授权,但并不能改变深圳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
综观本次《实施方案》的相关条款,除了少量新的授权以外,更多地是鼓励和支持深圳不断深化空间统筹、土地利用方面的改革探索,尽快转化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的制度,并向全国城市化地区形成有效的输出。
深圳不仅要加快推动《实施方案》取得改革成效,更要着站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统筹谋划深圳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城市行政有边界,但城市发展无边界。深圳要充分发挥大湾区核心功能,综合多种策略打好“组合拳”,引领推动湾区城市的合作协同发展,汇聚湾区智慧与资源,相向而行,在大湾区共同繁荣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见习编辑 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