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重要节点上,龙华这片改革热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作为深圳的制造业大区、产业大区、外贸大区,龙华区深刻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对外开放的基层实践与创新,于2023年建成全市首个区级国际合作中心,着力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龙华区建成全市首个区级国际合作中心,着力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站在实现国际化跃升的新起点,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以“外事为民,服务发展”为理念,积极建设“三中心一平台”,通过搭平台、链资源、抓项目、塑品牌,形成“外事+服务”“外事+产业”“外事+文化”等工作格局,成功打造了基层国际化服务与合作促进的“龙华样板”。
链接全球超500家国际机构和商协会,建立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网络;接待来自阿联酋、希腊、墨西哥等130多个国家的官员代表和驻华使节参访;吸引超100个国家的12000余名中外友人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今,龙华国际合作中心这座位于深圳北站枢纽旁的“世界窗口”正不断绘就对外开放新图景,不仅成为国家开放战略在城市末梢落地生根的有力注脚,也为全球了解深圳特区、链接中国提供了全新路径。
服务开放大局 打造资源链接“前哨”
近年来,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龙华国际合作中心逆势而上,通过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和创新创业网络,以“城市基层单元”为锚,构筑起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节点”。
作为深圳规模最大的区级国际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中心深度整合服务资源,为中外人才、企业及机构提供涉外政务咨询、项目对接、政策解读等500多项咨询和服务事项。在涉外咨询和临住登记服务窗口,目前可提供43个语种的同声翻译,真正实现无障碍沟通。
不断拓宽联合国体系合作版图,去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湾区首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室项目落地龙华。中心成功链接联合国系国际组织和UNDP全球130多个创新加速器,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人居署等国际组织和全球250家商协会机构合作。此外,中心还推动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繁荣联盟大湾区中心落地深圳,助力深圳加速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组织“可持续国际公共采购能力建设培训”,帮助企业了解国际规则、接轨全球市场,部分企业因此成为联合国长期供应商;举办“ESG与中小微企业国际化能力建设培训”,赋能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出“可持续国际街区营造青年共创营”,吸引全球留学生在龙华进行社区共创调研,为街区建设注入国际视角……
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举办“ESG与中小微企业国际化能力建设培训”,赋能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不到两年时间里,龙华国际合作中心已链接全球超500家国际机构和商协会,建立覆盖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网络,每年举办250余场高频次的国际活动,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万余家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关键桥梁。
积极助力企业扬帆出海,中心还联合龙华产业部门成立产业出海联盟,发布“黄金十六条”产业出海服务清单,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支援、国际人才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打通基层涉外主体“找门难、办事繁”的堵点,成为深圳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拓展国际合作 打造企业出海“加油站”
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不仅是政策服务平台,更是企业国际化征程的“助推器”和深圳经验走向全球的“转化站”。
为开拓全球市场“新蓝海”,加快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中心积极搭建跨境产业合作桥梁,聚焦跨境电商、产业出海、创新生态等主题,推出投资交流会、产业对接会等160余场国际营商促进活动。建立线上线下国际项目信息库,覆盖东欧、中东、拉美等热门市场地区,惠及企业超过10000家次、吸引近20万人次线上参加。目前,中心已累计成功孵化、助推40余家龙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成50余家辖区企业达成采购订单超100亿元,成功将深圳的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推向全球。
除了协助企业“走出去”,龙华也在主动“请进来”。近两年,中心搭建了企业产品国际营销中心,利用接待130多位国家官员代表和驻华使节的契机,邀请外宾参观“龙华科技故事”展和特色产业园区,深入了解深圳产业现状。“深圳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践参考!”阿联酋哈伊马角酋长、前希腊外长、北美国家市长、UNITAR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在实地考察龙华后,对深圳发展模式表达了高度认可。
企业产品国际营销中心。
通过与外事系统、国际组织、产业部门紧密协作,龙华国际合作中心还将深圳声音传递至全球舞台。中心携手辖区企业,相继参展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城市论坛等全球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数字龙华”国际表达场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深圳日”边会,绿联、华宝新能、海辰储能等本土企业分享ESG案例,龙华排水公司打造“数字龙华水务创新展”,向世界分享“六水共治”、协同发展水环境的经验。不仅如此,UNDP龙华项目还获国务院和联合国全球官媒转载,向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推介,为深圳城市品牌赢得了响亮的国际声誉。
促进民心相通 打造中外友好“连心桥”
在龙华国际合作中心,除了市场、政策、项目层面的链接,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亦为重要。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中心搭建的一座座跨越国界的“连心桥”正不断延伸。
近年来,中心注重文化“软联通”,精心策划“老外龙华过大年”、“感知龙华·国际体验”、多国主题文化月、语言学习角等主题系列活动,吸引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等超100个国家的12000余名中外友人积极参与。
中式书画、法国时尚、葡萄牙艺术、英国风貌、南美手工制作等与各国文化交相辉映,外国友人实地参访美团科技、大浪时尚小镇、观澜版画基地等龙华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不仅为在深外籍人士提供展示平台,也让深圳市民在家门口领略世界风情,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社区氛围。
“感谢中心的帮助,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不久前,一外籍创业家庭在工作中遇到产假合同问题,通过中心的协调最终顺利得到解决。许多外籍人士还表示在中心办理业务更加便捷、国际化体验也更好。
目前,中心设立了来华工作许可服务站、国际税收服务站在内的5个涉外服务点,提供从政策咨询、法律法规解读、签证居留指引,到租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生活信息、社区融入辅导、城区公益活动的“一站式”服务,累计办理涉外业务9000余件,切实提升了国际人才和外籍人士的在深生活便利度,成为其深度融入深圳生活的“温馨驿站”。
面向未来,中心将青少年作为国际交流的重点群体。围绕青年发展主题,发起可持续街区青年共创营,启动青少年全球胜任力赋能项目,打造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共享空间,持续推出“中国少年说”、中外儿童夏令营等活动,推动本地中小学生、港澳台青少年与来访国际学生交流分享,共创共享国际化城区。
今年5月,龙华区正式发布《龙华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秉持 “在地国际化”理念,聚焦市场、产业、企业、园区、平台、人才等领域,开展10大国际化行动。未来三年,龙华区不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的核心引擎,更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城区发展新范式。
以深圳北站为“全球出发站”,龙华加速实现从产业强区向国际化城区的能级跃升。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也将不断拓展国际合作路径,广泛链接和引进国际优质资源要素,进一步赋能龙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助推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终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广东人唯一能接受的“预制菜”,也是“罐头之神”?网友:喷不了,是真爱吃|下午茶
2“恶魔的面具”版主题预告发布!电影《731》将在这些国家上映
3刚刚,西贝发布致歉信,罗永浩回应
4广州市白云区一货车爆燃,官方通报: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
5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有试验活动
6温度记丨闷蒸感继续控场!深圳还要热多久?“降温雨”就在……
7澳门特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初步产生26名直选和间选议员
8“这事没法揭过去了!”罗永浩深夜再“开炮”:将送10万现金至西贝总部并直播
9国家统计局:8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总体继续收窄
10读特早知道|国庆中秋假期最新购票出行提示;租房新规今起实施;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认错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