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的深圳湾畔,穿着荧光色运动服的跑者们形成流动的风景线;傍晚时分,福田区莲花街道社区广场上,居民随着音乐跳起健身操,隔壁篮球场的三对三比赛正打得火热……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运动的活力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流淌——这是深圳全民健身热潮最生动的体现。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深圳正以赛为媒,让运动深度融入城市肌理,让全民健身成为市民生活的最常态。
十五运东风里,城市体育设施迎来“蝶变”
“第一次在改造后的深圳体育中心看篮球比赛时,抬头看见能开合的屋盖,感觉像走进科幻电影。”篮球爱好者周凯的感叹,道出深圳体育场馆升级带来的惊喜。
作为十五运会重要赛区,深圳正借着赛事筹备的东风,让一批体育场馆完成“华丽转身”。南山区将旧厂房改造为包含攀岩墙、滑板场的“运动公社”;龙岗区在社区公园嵌入智能健身仓,连城中村的屋顶都被改造成迷你足球场。
这场因赛事而起的改变,正让深圳的体育设施从“专业赛场”向“全民空间”延伸。据统计,我市已建成各类体育设施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52平方米,10分钟健身圈逐步实现。全市累计建成186套室外智能健身器材,累计使用达6188.3万人次。通过升级改造老旧场馆,都市型、楼宇性健身设施高效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在家门口健身”的便利。
赛事矩阵中,全民运动热情持续升温
“抢到女篮亚洲杯门票那天,我在公司茶水间跳了起来!”家住罗湖的陈冬冬对前不久的那场体育盛宴,仍回味无穷。当关键时刻韩旭完成经典中锋动作——压入篮底投篮得分,深圳体育中心体育馆内的欢呼声浪几乎掀翻屋顶。
这样的体育狂欢在深圳已成常态。2025年的赛事日历上,从女篮亚洲杯到全国游泳冠军赛,从CBA深圳队主场到中超联赛,密集的赛事让体育迷们应接不暇。
职业赛事的热度还在向群众赛事传导。每个周末,深圳湾公园的滨海跑道上都有各种主题跑活动,从亲子彩虹跑到企业接力赛,参赛人数动辄上千。龙华区市民篮球联赛中,社区球队从初春打到盛夏。赛事组织者告诉记者:“以前报名要靠社区动员,现在开放报名通道十分钟就被抢光。”
十五运会测试赛的举办,更让普通市民有了“当主角”的机会。在十五运会马拉松测试赛中,志愿者刘芳负责运动员服务工作。“看着运动员冲线时的爆发力,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劲儿,现在每天都要去公园跑两圈。”
这种“赛场内外”的联动,让体育赛事不再只是观赏性活动,更成为点燃全民运动热情的火种。
智能服务下,健身像网购一样简单
“晚上7点的羽毛球场,用手机点3下就约好了,比订外卖还方便。”在科技园工作的白领张萌展示手机里的“i深圳”APP,屏幕上清晰显示着离家最近的3个场馆实时空场信息,甚至能看到场地光照和通风情况。这个上线近4年的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平台,如今已成深圳人健身的“必备工具”。
平台运营方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90%以上的体育场馆都已接入系统,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实现“一键订场”。更让市民点赞的是实实在在的优惠。龙华区居民王珊珊算了一笔账:她最近一次用平台发放的消费券预订场地,打两小时乒乓球自己只花了12元。“运动成本低,更能长期坚持。”她笑着说。
据悉,深圳全年狂撒4000万元惠民消费券,即领即用,直接抵扣,让更多市民享受运动乐趣。
智能服务不止于预约。在福田体育公园,市民刷脸就能进入智能储物柜;宝安区的智慧健身房里,跑步机可自动识别用户并推送个性化训练方案。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让健身这件事变得像网购一样便捷,越来越多的深圳人把“去运动”当成下班后的第一选择。
全民参与中,运动成城市鲜活注脚
周六上午的笔架山公园,堪称深圳全民健身的“微缩景观”:山脚下的草坪上,瑜伽爱好者伴着鸟鸣舒展身体;环山步道上,徒步团体举着旗帜有序前进。“以前觉得运动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发现公园比菜市场还热闹。”62岁的退休教师刘阿姨说,她参加的社区太极队已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30多人。
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情,催生出许多独特的深圳运动场景。工作日的写字楼里,午休时间的楼梯间常能看到爬楼锻炼的白领;凌晨5点的社区公园里,能看到运动爱好者在智能健身器械上挥洒汗水;城中村的巷道,也被居民改造成简易羽毛球场,拉起一跟晾衣绳,打得不亦乐乎。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已超800万,荣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近年来深圳已建成全长200公里的鲲鹏径供市民乐享自然探索野趣,以及200公里的滨海骑行道让市民体验“骑乐无穷”的魅力。目前,深圳正在全力申报全国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重点发展徒步越野、水上运动和低空运动三类优势户外运动,统筹推进大鹏半岛、马峦山-梧桐山、鲲鹏径、滨海骑行道4个重点区域建设。
在深圳,全民健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发生在街头巷尾的真实生活。当运动从“爱好”变成“习惯”,从“小众”走向“大众”,这座城市正以健康活力的姿态,迎接十五运会的到来。
数说深圳群众体育事业
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设施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52平方米,10分钟健身圈逐步实现。
全市90%以上的体育场馆已接入“i深圳”一键预约平台系统,市民可通过手机实现 “一键订场”。
深圳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已超800万,荣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