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能成美味佳肴?东莞"菊花与健康"食用菊展让记者开眼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7-12-04 16:59
摘要

菊花气味芬芳,软绵爽口,是入肴佳品,吃法很多,可鲜食、干食、熟食、焖、蒸、煮、炒、拌、炸皆宜,可切丝入馅,均浆和面,是独具风味的大众保健菜,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今,不只是停留在陶渊明的诗句里,12月4日,自来中央、省、市的十多位媒体记者来到了位于东莞市水濂山脚下的圣茵园,欣赏了东莞首次“菊花与健康”食用菊展,并品尝了各色菊花美味佳肴。

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世明表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美,还要有健康和文化传承。

农业创新,药食同源

近年来,为了营造优美宜人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城市周边经济,助力美丽新农村建设,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大力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都市生态农业,继年初举办了国泰郁金香展后,圣茵园再次推出独具特色的食用菊展。

公司董事长周世明介绍,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应该各具特色,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而不是千篇一律,方能相得益彰。圣茵园之所以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是希望让城乡居民闲有所游,游有所乐,乐有所获;同时,也希望强了农业、富了农民、扮靓了东莞美丽的新农村。此次食用菊展,不仅是农业创新,也是药食同源的体现。

周世明告诉记者,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美,还要有健康和文化传承。圣茵园通过举办食用菊展,既营造了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健康,促进浓厚的社会氛围,同时也大力弘扬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在赏菊的同时,给游客送来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

记者在圣茵园看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满眼皆花,处处散发出弥久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满园娇嫩怒放芬芳的菊花,不仅吸引了大量蜜蜂前来采蜜,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及市民纷至沓来赏菊。而一朵朵鲜艳的菊花经过厨师的精心烹制,便以各种诱人的滋味,令人垂涎。

民间称菊花为“药中圣贤”

周世明表示,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花养生,以花疗疾,以花驻颜的实践经验。食菊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在《楚辞·离骚》中的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兮。”菊花功效了得,民间称菊花为“药中圣贤”,其药用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第一本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食用菊主要作为酒宴汤类、火锅的名贵配料,流行、畅销于港澳地区。菊花气味芬芳,软绵爽口,是入肴佳品,吃法很多,可鲜食、干食、熟食、焖、蒸、煮、炒、拌、炸皆宜,可切丝入馅,均浆和面,是独具风味的大众保健菜,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当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吃花已十分盛行,在中国的北京、天津、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也日渐成为时尚。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菊花易于栽培与管理,且不容易惹虫,用药少,进一步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立冬前后是菊花的花季,是一种应季花卉,应用在都市现代农业,种植成本低。”周世明说。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