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深圳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运行情况及深化行业改革开放成效。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会并介绍各自机构的改革举措与成果。
会议介绍,2025年上半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整体平稳。截至6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3.98万亿元,同比增长3.64%;负债总额13.61万亿元,同比增长3.70%。各项贷款余额9.83万亿元,同比增长3.46%;各项存款余额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6.70%,资产、负债、存贷款规模均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保险业方面,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3.07亿元,同比增长7.96%,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赔付支出387.43亿元,同比增长8.84%。
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保障
在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保障方面,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截至6月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177.03亿元,同比增长7.63%。联合印发《深圳市金融支持外贸的若干措施》,提出七方面20项具体举措,推动辖内机构护航外贸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打造“跨境电商保”“微贸贷”等特色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进一步丰富“外贸金融超市”产品供给。截至6月末,辖内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其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245.33亿元,同比增长5.43%;辖内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97%,服务企业数量达2.4万家。
督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落实《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深圳制造强市的指导意见》,推动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水平。截至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6.7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贷款余额 9229.55亿元,同比增长6.96%。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助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已将所有合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纳入“白名单”。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403个、审批同意金额5492.99亿元、已放款金额4039.68亿元。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改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59%。“园区贷”2.0版实施方案推动试点银行对园区企业累计授信115.38亿元。民生保障方面,推出“深圳惠家保”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升级“深圳惠民保”参保范围,参保人数达615万人。养老金融创新稳步推进,辖内22家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557万户,缴存资金71.06亿元。
科技金融改革成效显著
在科技金融改革方面,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深圳金融监管局印发相关行动方案,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目前已推出两批45家科技支行(专营机构),实现对前海、河套等重点区域的全覆盖。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落地109.50亿元,规模居试点城市前列。4支AIC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落地,规模达51.6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也取得进展,平安资管在深圳前海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和质押融资产品“两张清单”,涵盖81款保险产品和103项金融产品。截至6月末,银行业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46亿元,同比增长26.8%。科技保险产品服务持续升级,辖内保险机构已备案399款科技保险产品,今年以来新增86款。
前海金融开放迈出新步伐
在前海金融开放方面,以成立15周年为契机,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聚焦前海功能定位,深化深港合作。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对前海企业发放各项贷款5038.44亿元,较年初增长12.16%。通过发布《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前海建立健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政策体系。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香港大新银行深圳分行落地前海,目前已有13家境外银行在前海设立法人及分支机构,使前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港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深港金融互联互通持续深化,“跨境理财通”2.0版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前海合作区跨境收付金额达15.39亿元。2025年上半年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风险保障超30.2亿元。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连接超过15家合作机构,完成存证及验证业务超1700笔。前海还推出深港青年梦工场园区“入园即贷”服务,助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改革风劲,开放潮涌。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将继续弘扬特区精神,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姿态勇毅前行,在金融改革中破题攻坚,在扩大开放中链接世界,为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