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六月,三场交响乐盛会将为深圳乐迷带来专属于古典音乐的宁静致远。4位国际管乐名家、3位国际指挥大师将与深圳交响乐团在三周时间轮番登台,为观众演绎单簧管的辽阔、长笛的婉转以及俄罗斯的万种风情。
马西莫·梅塞里(长笛)
6月10日、17日、24日——这个六月的每周五晚,就到深圳音乐厅“避暑”去!
··单簧管+长笛,两位欧洲名家驾到
时间:6月10日20:00
独奏:达尔科·布列克(单簧管)、马西莫·梅塞里(长笛)
指挥: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位华人助理指挥廖国敏
曲目: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克里斯托夫·潘德列斯基 《长笛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
布列克(单簧管)
亮点:两位欧洲演奏家——单簧管演奏家达尔科·布列克和长笛演奏家马西莫·梅塞里将分别担任两首协奏曲的独奏。
达尔科·布列克现在的身份是卢布尔雅那艺术节总监、欧洲音乐节协会主席,马西莫·梅塞里则是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音乐节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欧洲音乐节协会副主席。两位名家均与与许多著名音乐家、交响乐团及歌剧院合作。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的著名乐曲,音乐风格典雅,情感真挚,在充分发挥单簧管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洋溢着作者独特的艺术风采,被认为是莫扎特最佳作品之一。
当代作曲家潘德列斯基的《长笛协奏曲》,乐曲不仅趣味盎然,也深深体现出作曲家的音乐理念,其独特的音乐语言与创作风格被称为“与旧时光的对话时刻”。
音乐会下半场则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当中几乎所有的旋律都以坚定而勇武的基调取胜,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民族和对大自然的热情歌颂。作曲家自己曾说:“我是把它作为壮丽的人类精神的交响曲来进行构思的。”
··马越+衣丞,单簧管“双雄联袂”
时间:6月17日20:00
独奏:马越、衣丞
指挥:台湾长荣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葛诺·舒马富斯
曲目:弗朗兹·克拉玛《降E大调单簧管双重协奏曲》、韦伯歌剧《自由射手》序曲、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
马越
衣丞
亮点:马越是新加坡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衣丞则是深圳交响乐团首席单簧管,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获单簧管硕士学位。两人将联袂演奏19世纪捷克作曲家弗朗兹·克拉玛的《降E大调单簧管双重协奏曲》。
《降E大调单簧管双重协奏曲》是弗朗兹•克拉玛为两支单簧管而创作,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克拉玛在这首作品中继承了莫扎特和海顿的创作传统,同时还注入一些匈牙利音乐元素。本曲分三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柔板和第三乐章:回旋曲。
··俄罗斯名家执棒纯正俄罗斯风情
时间:6月24日20:00
指挥:美国格林维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爱德华∙茨仸舟
曲目: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意大利随想曲》,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
亮点:这场音乐为以俄罗斯风情为主题,演奏的都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执棒的指挥也是俄罗斯名家。
爱德华·茨仸舟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钢琴与指挥系,曾率领莫斯科爱乐乐团、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列宁格勒基洛夫歌剧芭蕾舞剧院以及许多其他乐团。赴美后,爱德华·茨仸舟先后担任纽约大西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印第安娜韦恩堡爱乐乐团音乐总监,1999年被任命为格林维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此外他还担任了瑞典于默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现任美国格林维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上半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采用着重刻画悲剧的中心人物的手法,使乐曲成功地体现了戏剧的主题思想,其中“我们的爱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歌曲。
第二首曲目是流传广泛、雅俗共赏的《意大利随想曲》。1879年12月至第二年3月,柴科夫斯基旅居意大利罗马,其间广泛收集了意大利的民间音乐素材,并以此创作了《意大利随想曲》,乐曲中 “威尼斯船歌”、民谣“美丽的姑娘”旋律温柔动听,富有意大利民歌特色。
下半场的《交响舞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后一部作品。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一样,它也是悲剧性的,强烈地反映出他那种疲惫不堪、无尽的痛苦、热切的渴望和徒劳的抗争等这些沮丧情绪,诉说着他远离祖国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消极心情。
第一首乐曲情绪复杂多变,充满了对现实的迷茫和矛盾,其中一支古俄罗斯曲调表达了作者遥远祖国的思念和对他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
第二首乐曲是一首典雅的圆舞曲,略带异国情调,充满诗意的魅力和精致的色彩。但这一切只是作为表达沉重的情绪和阴暗的情感的工具而已,音乐依然反映出拉赫玛尼诺夫所经历的苦闷、彷徨、狂躁与风暴,以及面对死亡的颤栗。
第三首乐曲在其形象之鲜明和表现力之强烈等方面,可说是俄罗斯音乐文化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它以中世纪宗教音调《愤怒的日子》为基础,夹杂着葬礼的丧钟,真实地表达出人在可怖的死神面前那种恐惧、绝望和呆然战栗等情状。
编辑 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