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深二代 | 企业董事长、自主护肤品牌主理人麻耀方:踩着“闯与干”的节拍,在跨界之路上狂奔

晶报记者 白帆/文 受访者供图
07:59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从金融精英到跨界创业者,麻耀方的每一步都踩着深圳“闯与干”的节拍,也浸透着创业路上的汗水与泪光。

深圳的清晨,阳光穿过前海的摩天大楼,洒在麻耀方匆匆赶路的身上。这位土生土长的深二代,手机里同时跳动着两个工作群的消息,一个是仍在等待上线的互联网社交APP项目组,一个是刚推出的两款精华干细胞护肤产品群。从金融精英到跨界创业者,她的每一步都踩着深圳“闯与干”的节拍,也浸透着创业路上的汗水与泪光。

麻耀方

成长之路:刻进骨子里的“敢想敢做”

麻耀方的童年记忆里,深圳是用脚步丈量的成长史。“小时候跟着父母从罗湖走到华强北,脚下还是坑坑洼洼的泥路,现在再去,电子屏幕的光比星星还亮。”她说这话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杯壁的温度仿佛还留有上世纪90年代父母扛着行囊闯深圳时的激情。

麻耀方的父母是最早一批来深的儿科医疗工作者,白天在医院挥汗如雨,晚上就在家里琢磨患者的治疗方案。“他们从不跟我讲辛苦,只说‘深圳就是要敢想敢做’。”这种精神像种子,在她心里发了芽。高中时麻耀方独自背上行囊,踏上前往澳大利亚的航班,开启一个人的求学旅程;留学归来驾车驶过前海自贸区,看吊塔在夜空里划出弧线——这座城市从无到有的蜕变,让她坚信:“改变不是奇迹,是敢打破常规的人干出来的。”

麻耀方幼时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感统训练室练习。

麻利转身:金融精英走向创业“陋室”

招商局资本的办公室曾是麻耀方的“舒适区”。落地窗外是深圳湾的美丽景色,麻耀方的办公桌前堆着国家级基金的申报材料,其所在的团队刚完成一笔数十亿的投资。那时的她是人人羡慕的金融精英,但2023年那个夏天,她却抱着纸箱走出了这栋玻璃幕墙大厦。

促使她转身的,是一个穿着简朴的中年男人。麻耀方回忆起第一次与后来的创业合作伙伴见面时的情景:“他的办公室里放着行军床,墙角堆着速食面,电脑屏幕上是改了17版的APP原型。”这位“60后”的创始人指着代码对她说:“现在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是跑马圈地,我们要做给普通人赋能的产品。”那一刻,麻耀方想起父母讲过的“深圳开荒”故事——当年他们也是这样,在医疗设备并不完备的情况下,靠着经验与技术,救治一条条生命。

5分钟后,她给领导发了辞职信息。“同事都说我疯了,放着金饭碗不要,去挤20平方米的创业办公室。”但麻耀方记得收拾东西时,从抽屉里翻出的高中日记本,扉页上写着:“要像深圳一样,永远热气腾腾。”

荆棘之路:“被当骗子”的日子

创业后的第一个冬天,麻耀方在北京的雪地里冻得发抖。为了招募这款APP的推广合伙人,她揣着PPT跑遍了12个城市,机票酒店全自费。“别人介绍我是‘麻总’,转头就听见背后说‘这女的怕不是大忽悠’。”

最难的是2024年春节前夕,APP上线再次推迟。团队在办公室里开年会,每个人的情绪都很低落。麻耀方常形容自己是“永动机”,是“小太阳”,她一面给大家鼓劲,一面点了外卖大餐,她笑着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转头却在楼梯间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没说困难,只讲“项目进展顺利”。挂了电话,她看着窗外的深南大道——这条曾见证她少女时代的道路上车流如织,她悄悄藏下了心里翻涌的委屈。

由于社交APP进展缓慢,爱折腾的麻耀方在闲暇之余,又决定闯入干细胞护肤赛道。这个项目起初也没少受质疑。麻耀方说有次在母婴社群推广产品,有人甩出截图:“干细胞是骗局,央视都曝光过!”她没辩解,默默寄了一瓶样品给那个质疑者——对方孩子正被青春痘折磨。三天后收到消息:“孩子不抓脸了,能睡整觉了。”那天,作为自主护肤品牌主理人的她在朋友圈写道:“真正的口碑,都是靠实打实的东西攒出来的。”

麻耀方在线下与来宾互动。

微光不灭:做确定的“追光者”

现在的麻耀方,一边担任着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在自己的创业项目某传媒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还是一家数智健康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依然保持着“深圳式作息”:凌晨1点改方案,早上8点赶早班机,手机备忘录里记着“APP用户画像优化”“干细胞专利申报”等数十项待办事务。

上个月去北京见投资人,对方盯着她熬红的眼睛问:“万一失败了呢?”她指着会议室窗外的胡同:“您看这墙根的草,砖头压着还能钻出来,深圳的创业者都这样。”回来的高铁上,她收到干细胞合伙人的消息:“私域又多了100+复购客户。”那一刻,阳光透过车窗映照在她的脸上,而心情则像极了小时候在深圳湾,第一次看到日出的样子。

麻耀方说,她常想起父母讲的“开荒故事”:当年条件艰苦,设备有限,照样能治病救人。“现在我们条件好了太多,这点难算什么?”她的语气里,有深二代独有的韧劲——那是被深圳的阳光晒过、被海风拂过、被无数创业者的故事浸润过的,不服输的劲儿。

夜色渐浓时,她站在创业公司的阳台上,望着远处深圳湾的灯光。手机震了一下,是朋友发来的消息:“加油”。她笑着回了个“嗯”,转身走进办公室,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像一束不灭的火苗。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白帆/文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