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A股的火热,诸多股民跑步入场,部分违规资金也悄然入市。对此,多家银行密集发声,重申严禁信用卡资金流入股市等投资理财领域。
“我行将于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我行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对该受控金额进行资金用途管理。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为转入我行借记卡内的信用卡透支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及信用卡、博彩及其他违规领域,否则可能导致交易失败。”8月5日,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率先发布了严禁信用卡资金入市的公告,明确划定信用卡资金用途“红线”。
8月7日,华夏银行也发布更新《华夏银行信用卡预借现金条款及细则》的公告。公告明确指出,预借现金资金不得用于任何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活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购买股票、有价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购房或进行房地产经营等),不用于偿还债务、借贷、牟取非法收入,不用于国家法律、政策以及监管机构规定禁止的其他限制领域。
华夏银行还明确指出,如违规使用信用卡资金,该行有权对持卡人的卡片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预借现金交易等。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自8月以来,已有近20家银行发声表示,严禁信用卡资金流入股市等投资理财领域,对包括股票、基金、期货、虚拟币、投资型贵金属、股权投资等均明确“说不”。
信用卡资金不能流入投资理财领域此前已有明文规定。早在2022年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原中国银保监会便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领域。
在业内专家看来,多家银行密集发声既是落实监管要求,也是在市场情绪升温背景下进行风险提示,强化合规导向的体现。
“当前A股市场回暖、投资者热情上升,部分持卡人试图通过信用卡套现或预借现金转入借记卡后违规流入股市,存在资金脱实向虚的风险。”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蓬博指出,股市投资属于高风险行为,资金回报不确定,持卡人可能因投资失利导致还款能力下降,增加信用卡不良率;其次,信用卡资金本质是短期消费信贷,若被长期占用用于投资,将扭曲信贷结构,影响银行流动性管理。此外,监管层三令五申要求严禁信用卡资金入市,银行一旦被发现也会面临处罚。
“监管部门早已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非消费领域,银行此举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同时,这也提示投资者需警惕违规成本,一旦资金用途被识别为违规,可能面临账户受限、信用降额甚至影响个人征信的风险。”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武泽伟进一步分析称,对于个人而言,这本质上是一种加杠杆行为,股市本身波动剧烈,一旦市场回调或投资失利,不仅会放大亏损,还会因需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而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甚至可能造成债务困境和个人征信受损。对金融机构而言,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会扭曲信贷结构,增加不良资产压力,一旦形成坏账将直接影响其资产质量。从整个市场层面看,此类违规资金的涌入会放大市场波动,助推资产泡沫,潜在的风险还可能跨市场传导,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王蓬博建议,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交易监测模型中加强针对新型投资渠道的识别能力,如对接第三方支付数据、证券及数字资产平台交易特征库;同时强化多维度风控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识别异常资金流向,并加强客户教育与合同条款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