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宝爸宝妈,看着宝宝把小手、玩具甚至脚丫子都塞进嘴里啃,是不是又好奇又有点担心?
别急着阻止,很可能是宝宝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口欲期。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用嘴巴探索世界”的特殊时期。
口欲期:用嘴巴读世界
简单说,口欲期是个体早期(大约0-1.5岁,高峰期在4-12个月)通过嘴巴来认识世界、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的自然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嘴巴是宝宝最敏感、最重要的探索工具。
图源:AI制图
就像我们大人用手去触摸感受一样,宝宝是用嘴巴来“尝”软硬、冷热、形状,感受物体的质地,同时吮吸、啃咬也能带给宝宝极大的舒适和安抚。
顺利度过口欲期,影响深远
宝宝在这个阶段的需求是否得到合理满足,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长远影响。
宝宝通过吃奶、吃手或啃咬安全玩具获得的满足和安抚,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为未来健康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同时可以促进感官和认知的发展,丰富的口腔刺激是大脑“感觉统合”发育的关键一环,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环境和自身;也培养了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宝宝学会在轻微不适或焦虑时,用恰当的方式(如短暂吃手)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是个体早期重要的情绪调节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自然地将探索方式的重心从嘴巴转向其它方式,为更复杂的认知发展奠定基础,过渡到下一发展阶段。
乱制止可能会给未来挖坑
口欲期的需求被严重剥夺,如突然粗暴断奶、频繁强行制止吃手、不准啃咬物品,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卡”在这个阶段,埋下未来行为或性格问题的隐患。比如:
年龄较大了(3岁+)仍过度依赖吃手、咬指甲、咬衣角、咬笔头安抚情绪;
成年后吸烟成瘾、暴饮暴食、喋喋不休、过度依赖吮吸/咀嚼(如嚼口香糖、咬吸管);
也更容易形成过度依赖他人、过度索取,或过度悲观、对世界缺乏信任的性格底色。
但也别走向另一个极端:娃一哭就塞奶嘴、牙胶,一闹就喂零食。过度放纵会让娃觉得“只有嘴巴被满足才安心”,同样难过渡。
家长怎么做?正确打开方式
核心原则是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合理满足婴幼儿口唇的探索需求(粗暴禁止或完全放任都不利于口欲期的顺利发展)。
理解婴幼儿用嘴巴去探索世界的需要,提供安全卫生的“啃具”:牙胶、磨牙棒等。
当宝宝因焦虑、无聊而频繁吃手时,家长也可以抱抱孩子、和孩子互动,用语言反馈孩子的不安,用理解和爱替代单纯制止。
当宝宝去咬一些物品时,如果没有危险,家长可以允许孩子暂时啃咬下,再用其他更安全物品替代。
把家庭布置成安全的场所,把啃咬危险或不洁的物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如果孩子在1.5-2岁后,啃咬行为依旧极其频繁强烈,严重干扰生活(如无法专心玩、影响社交睡眠),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尤其发现孩子有异食倾向,如对非食物(泥土、墙皮、头发)有强烈啃咬/吞咽欲,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哦。
其实口欲期就像
宝宝的“人生实习期”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认识世界
下次再看见娃
抱着玩具啃得津津有味
不妨笑着说句:
慢慢尝,这个世界的味道
你得自己品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