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职称,含“金”量拉满!8月18日,2024年度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名单完成公示。这也意味着,首批通过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职称评审的80位从业人员,经例行相关程序之后,就将正式拿到专属的职称证书。
30个评价要素突出创新力
首届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启动仪式暨评审专家培训会日前在罗湖区国检珠宝大厦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顶级专家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以创新、质量、能力、业绩为导向,完成2024年度珠宝首饰工艺专业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评审会议,一批扎根产业实际、原创性强、且具备前瞻性眼光的珠宝首饰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记者了解到,此次评审工作共吸引了黄金珠宝行业头部企业从业人员在内逾千人参与,最终公示名单显示,顺利通过评审的有80人。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1人,工艺美术师2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49人,工艺美术员5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我市各大珠宝公司从事珠宝首饰设计制作的从业者。
“评审工作建立了具有珠宝首饰行业特色的评价指标,设业绩成果、数字化融合能力、跨界创新能力等30个评价要素,更加突出创新能力、时代导向和产业需求导向。”罗湖区人力资源局专技科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专业单列评审激活人才磁力场
中国宝都,深圳水贝。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注册法人企业超过16000家。其中,地处罗湖的水贝片区更是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也成为新时期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珠宝首饰工艺专业人员职称评审被纳入工艺美术大类评审,但该系列职称评审涵盖了雕塑、金属、漆器、刺绣和乐器工艺等20余个专业门类,专业性、评审标准无法充分体现珠宝首饰工艺专业特色和独特之处,这也导致人才参与意愿不高。
去年12月,经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复,全国唯一单设的珠宝首饰工艺专业职称评委会——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在罗湖成立。其不仅将珠宝首饰工艺专业从现行工艺美术大类职称评审中独立出来,还在省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审的标准基础上,结合珠宝首饰行业特色和人才特点建立量化评分指标,在人才评价机制、模式等方面实现多项全省首创。
“这次的职称评审开创了整个行业的先河,以官方认可的形式,为从事珠宝首饰设计、制作、研究的人员,开辟了职业能力评定的专属通道,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著名珠宝设计师潘焱表示。
深圳,正在以“特色产业+”职称改革,开辟以人才评价引领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罗湖区珠宝行业新引进设计人才在引进总人数中占比增幅达35.8%。有关人士认为,深圳市珠宝首饰工艺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成立及其评审工作的展开,对于助力珠宝首饰领域高端人才集聚,推动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汤山文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