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机器人“小脑”由这家深圳公司提供——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深企桥介数物控制系统覆盖16家整机厂商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08-19 08: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桥介数物位于深圳“机器人谷”

近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本届大会共有50家机器人整机厂商参展,有16家参展厂商都采用了深圳企业桥介数物的运动控制系统,占比近1/3。运动控制系统被形象地称为机器人的“小脑”,如果说“大脑”负责决策与感知,那么“小脑”则专注于平衡与运动协调。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桥介数物的运动控制方案已部署于40余家机器人厂商,涵盖众多知名机器人品牌。

桥介数物位于深圳“机器人谷”,成立至今仅两年多,核心技术团队平均年龄26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通用型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企业。该公司通过Sim2real训练、强化学习、深度模仿等前沿技术,按需调用基础运动控制模块,最快3天即可完成一套动作开发。

本次大会上,桥介数物携三项核心技术成果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全向移动运控方案通过优化判别器与策略算法实现了“逼真性”与“鲁棒性”(抗打扰能力)的平衡,使机器人运动更接近人类或动物的自然状态。该方案还无需精细设计奖励函数,仅通过对抗学习即可让机器自主掌握省力且稳定的运动模式,可大幅降低算法开发难度。

在全身模仿运动控制方面,桥介数物基于Deepmimic算法开发的全身模仿运动控制解决方案,通过“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的双阶模式,使人形机器人实现人类复杂动作的高精度迁移,可支持舞蹈、武术等复杂动作,同时支持定制动作。

此外,桥介数物创始人尚阳星首次对外演示通用机器人动作开发平台。平台依托其过去人力为客户完整解决运动问题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行业认知,整合了大规模动作数据集、数据预处理工具、自动化模型训练、自动化部署测试与实机持续运维等功能模块,可大幅降低动作开发的技术门槛,提升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开发效率,为通用机器人快速适配多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开发者通过低代码操作即可完成动作生成与调试,使得机器人开发创意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桥介数物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海内外顶尖院校,持续攻克“物理迁移难、开发效率低、软件通用性差”等行业难题,运动控制迁移成功率提升至80%,动作准确率最高可达92%。尚阳星表示,桥介数物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人运动控制变得极为简易便捷。为此,公司正探索从传统项目制交付向以授权许可为核心、结合服务费与订阅的商业模式转型,力图实现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普及与降本增效。他希望,通过推动技术通用化与平台化,让机器人真正走进千行百业。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