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说》第6期|陈玮:缔造400亿创投版图的“耐心资本”先行者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08-19 10:00
摘要

本期节目走进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对话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这位从大学讲台转战创投战场、掌舵百亿资本的“破局者”,以二十年拓荒史诠释深圳创新生态的资本力量。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推出的大型访谈节目《破局者说:深圳创新创业故事》,聚焦于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浪潮中的标杆人物与故事。

本期节目走进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对话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这位从大学讲台转战创投战场、掌舵百亿资本的“破局者”,以二十年拓荒史诠释深圳创新生态的资本力量。

破局起点:从象牙塔到创投拓荒

1999年,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成立深创投。彼时陈玮放弃兰州财经大学会计系主任的“铁饭碗”,被深圳蛇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吸引南下。他亲历了深创投早期无创业板、资本寒冬的困境,却主导了奠定行业里程碑的潍柴动力投资:“2002年中国高速公路刚起步,我预判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是产业拐点。”这一精准布局,叠加2005年中小板推出后同洲电子等项目的数十倍回报,验证了创业投资的魅力。而随之而来的市场化进程中,东方富海、基石、松禾等民营创投机构也顺势壮大。

核心理念:以信任重塑创投生态

2006年,陈玮与团队在深圳华侨城“谛诺之约”立誓创立东方富海,写下“做中国最值得投资人和创业者信任的投资机构”的初心。19年间,他践行“信任比黄金更重要”的哲学,管理规模近400亿元,投资企业超650家,孵化上市公司90余家。面对行业对赌乱象,他率先提出“免死金牌”策略:“创业者押上身家性命,失败就该被宽容。投资机构不能靠严苛合同做‘保险资本’,而要成为‘友善资本、耐心资本’。”这一理念与深圳近期推出的《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形成共振,为早期硬科技项目提供了试错空间。

破局新章:金融工具创新赋能科创

2025年,陈玮再次引领行业变革。东方富海发行中国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以1.85%的超低利率创下纪录,为长期资本注入科创领域开辟新路径。“中国缺乏耐心资本,央行此次金融创新让深圳饮得‘头啖汤’!”他直言此举不仅是机构突破,更是深圳作为创投高地制度优势的缩影。在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下,此类探索正加速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深圳基因:市场化沃土孕育创新雨林

深圳何以成为创投高地的根源?陈玮点明三大关键:一是草根创业者汇聚,形成丰富投资标的;二是政府构建友好创新生态,政策精准赋能;三是高度市场化,吸引全球人才“用脚投票”。

这恰与深圳“6个90%”的创新密码呼应——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人员、资金集中于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企业。2024年,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民营企业平均存续期6年(远超全国3.7年),印证了“链主引领、全链协同”模式的竞争力。

面对中国创投与美国的差距,陈玮疾呼行业需定位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金融工具:“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就是一张白卷!”这既是对深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践的总结,亦是对全国创新生态的谏言——唯有构建“容错+耐心资本”的闭环,方能延续从蛇口炮响到全球科创之都的破局史诗。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