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主办方表示,大会打造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大会举办了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打造了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额超2亿元。
能旋转360度,稳稳落地的动力十足的人形机器人;可以相互协作,自主完成试管取样、测试等20多个精细步骤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像人手一样直接“感知”物体大小等物理信息的灵巧手……在今年的大会上,机器人展示了更加灵活的“肢体”、敏捷的“小脑”、智慧的“大脑”,并且它们身上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展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全链条创新能力。同时,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走进工业、农业、零售、居家服务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从行业应用的精准赋能,到生活场景的智慧融入;从人形机器人的灵动跃迁,到具身智能的革新突破。这场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国际盛会,通过高水平的论坛研讨、前沿的展览展示、激烈的赛事竞技以及丰富的配套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呈现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创新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据主办方介绍,5天来,大会设置了3天主论坛和31场系列活动, 41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机构代表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思维碰撞,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会现场新观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层出不穷,不仅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引领性的创新探索,更成为机器人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的生动历程。同时,共有123款重磅新品在大会期间亮相,并举办新品发布专场活动,集中呈现了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大会还发布了《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论文集(2025)》。
在产业促进方面,大会汇聚了220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其中核心零部件企业60家,集中展示了1569件产品,融资金额达到14.81亿元。其中,大会精心打造的“2025‘投创之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暨具身智能的中国式创新专题活动”搭建了“技术—资本—产业”的高效对接平台,吸引了全球优质创新项目参与,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按下加速键。大会还发布了《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机器人出海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启动“具身智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具身智能机器人实训平台建设推进计划”等6项人才计划。
在应用推广方面,大会除了举办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还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现场搭建超500个应用场景等。
在国际合作方面,大会得到28家国际机构支持,邀请32位国际顶尖专家分享全球机器人创新前沿和应用热点,吸引527位国外嘉宾参会、1731位外籍人士观展、160位国际选手参赛。东盟智慧产业联盟、尼泊尔机器人协会、喀麦隆机器人协会等机构发布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新加坡企发局发布29项采购和合作需求。
此外,大会同期举办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集中展示了脑控机器人领域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经过现场激烈比拼,诞生了2025年度脑控四足机器人赛会纪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博思用时4分27秒,成功使用脑控操控四足机器人完成8字形赛道及握手等任务,达到正常手动操作速率的85%,预示着脑机接口技术已具备在现实场景中完成复杂路径与交互任务的能力。
据悉,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功举办10届。本届大会吸引现场参会人数达到27.1万人次,观看会展赛直播人数高达5200万人次,较上届增长62%,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终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