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叠翠的马峦山下,长守村老围屋灯火重燃,化身龙马社戏剧公社,社区在文化浸润中焕发新颜;一街之隔,比亚迪全球总部基地机器轰鸣,“深圳智造”远销全球……走进坪山区马峦街道江岭社区,一幅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相融共生,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图景鲜活呈现。
坪山“长守戏剧谷”。
位于江岭社区的长守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土地大多位于生态保护线之内,前几年的发展相对较慢。江岭社区党委书记江锦意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村民们陆续迁出,村里的老围屋逐渐沉寂,部分民居甚至坍塌破败。“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双赢,保护好这片承载着共同记忆的历史家园,成为了居民心头沉甸甸的期盼。”江锦意说。
转机就藏在“文化活化”“文旅融合”的思路星火里。近年来,坪山区坚持以文营城,大力实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聘请周国平等文化大家运营文化设施,引进龙马社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供给,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这也为长守村的“重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注入了关键动能。
“抬头看到这座老围屋正门牌匾上镶刻的‘长守’二字,我知道就是这里了。”龙马社艺术总监张国立说,自2022年首次来到坪山演出后,他和团队就被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吸引。“我们和坪山的相关部门一起把古宅修缮改造,推出新的剧目,仿佛为它注入新的生命,这种‘穿越感’妙不可言。”张国立介绍,他们把这里命名为“长守戏剧公社”,剧场修好后,特地请村民来看第一场演出。很多村民看到这里的变化,久久不愿离去。
“活”起来的不只是剧场,更是整个社区的烟火和脉动。整个长守村变身为“长守戏剧谷”,老围屋不仅成了文化地标,更带动了周边业态:“守月塘”水池被改造为亲水公共空间,倒映着光影成为网红打卡点;咖啡厅、农家菜、特色民宿一家家开了起来,在日渐增多的游客身影当中,居民的日子过得愈发有滋有味。据统计,仅2024年国庆长假,就有2.7万名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以长守古村落保护发展为契机,深化片区集体经济转型,形成了文化、经济双向联动赋能的良好格局。”江锦意说,社区配合区及街道统一改造30处建筑外立面,拆除20处老旧设施,制作了符合本地特色的历史建筑介绍,获得游客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社区积极推动地方集体经济抢抓文旅发展机遇,联合区属国企组建文化商业项目公司,参与培育重点文旅产业项目“长守戏剧谷”,让文化保护和当地经济一起旺了起来。
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江岭社区的美好蓝图还在不断铺陈。围绕戏剧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和企业,一个充满活力的戏剧产业生态圈将日渐成型,马峦山间还将崛起骑行驿站、越野公园等户外集群,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可以说,江岭社区不仅是坪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鲜活样板,更展现了坪山对于城区未来的设想和追求,让“百千万工程”的实效在文化与产业融合中持续绽放光彩。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