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漂亮过招!”这是“90后”创业女孩杨谢萍在深圳生活的真实写照。4年前,杨谢萍瞒着家里的长辈从阿里旗下的餐饮行业辞职,回到她从小长大的地方——福田莲花街道,开始她的社区咖啡创业之路,那时她没有料到,一条不到100米长的社区小街日后会成为火上央视的咖啡街,而她的咖啡馆更成为周边邻里社交的“第三空间”。
杨谢萍调制咖啡饮品。
父母的闯劲,创业的启蒙
在莲花街道景华社区公园旁,有一条宝藏小街“翠叶道”,不到100米长的道路上依次挨着开了10余家独立品牌咖啡店,这两年的火爆出圈,让这条咖啡街成为了年轻人工作、社交、休闲、打卡的聚集地,杨谢萍便是其中一家最早进驻的咖啡馆主理人。
2011年,杨谢萍将创业梦想扎根于翠叶道。当时这条小街仅有零星的面包店、快剪店等生活小店点缀其间,在旁人眼中,她的咖啡创业无异于一场冒险。然而她内心无比笃定,这片承载着她童年记忆的街区,早已与她在深圳的成长故事深深交融。
上世纪90年代末,5岁的杨谢萍随父母从内地迁居福田莲花。“父亲做电子制造,母亲从事外贸,他们怀揣着让生活更好的朴素愿望,成为深圳早期建设者中的一员。”她回忆道,“我亲眼见证了他们的创业历程,父母身上那种敢闯敢拼的劲头是我最早的创业启蒙。”
在杨谢萍的童年记忆里,那时的翠叶道还保留着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初期半城半乡的独特风貌,放学后她常和同学在巷口小卖部买冰棍;夏日的新洲河畔,蝉鸣声此起彼伏;在景田天桥升腾的肠粉蒸汽中,刚刚落成的玻璃幕墙大厦折射着特区建设的加速度;而老牌商场岁宝百货,则是她和街坊邻居最爱玩耍的地方。
“可以说,我就是喝着莲花的水长大的,这里承载了我全部的成长记忆。”杨谢萍坦言,选择在翠叶道创业,不仅因为这里留存着她的情感纽带,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老社区与新商圈的交界带,既有传统街巷里的温暖烟火气,又焕发着城市更新的年轻活力,恰好与她的“社区咖啡+邻里社交”创业理念不谋而合。
“是深二代,更是闯二代”
“深二代是与深圳共同成长的一代,既继承了父辈敢闯敢试的拓荒精神,又扎根于这座城市的开放土壤,对多元文化有天然的接纳力。”杨谢萍这样定义自己。但她更愿意称自己为“闯二代”,父母当年带着一股闯劲来到深圳,白手起家,而这份敢想敢干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
谈及创业梦,杨谢萍说,早在高中时就已埋下。当时,她参与学校组织的“深圳创业者访谈”活动,采访了一位从摆摊做到开店的潮汕阿姨。阿姨用一杯茶连接街坊邻里的坚持,让她第一次意识到:“小店也可以成为社区的情感枢纽。”这份触动,为她日后投身服务业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后,杨谢萍加入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从事运营管理工作。和大多数深圳白领一样,她习惯了快节奏的高压生活,咖啡馆成了难得的“充电站”,而一次上海出差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地社区咖啡馆“咖啡+邻里社交”的模式让她眼前一亮。
“在GDP狂奔的深圳,人们同样需要拥有慢下来的第三空间。”杨谢萍回忆道,“这个空间既要满足年轻人对品质的追求,又能延续老深圳的人情味。”这个想法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怀揣着对咖啡的热爱,杨谢萍开始系统学习咖啡专业知识,甚至参加了世界咖啡师大赛(WBC)中国赛区的比赛并斩获奖项。2011年,凭借在盒马积累的供应链和运营管理经验,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创业,在翠叶道开一家咖啡馆。这家仅12平方米的小店很快以专业的咖啡品质和独特的社区温情经营理念赢得了口碑。如今,店面已拓展至近50平方米,成为这条百米小巷从冷清到热闹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杨谢萍(前排中)参加2020世界咖啡师大赛。
创业过程中,她发现深圳优质咖啡烘焙原料依赖外地供应链,成本高且新鲜度难保障。同年,她决定自建烘焙工厂,既为把控品质,也为本地中小咖啡店提供支持,延续深圳“产业链协同”的优势。这一转型也让她从“前端体验”走向“后端标准化”,面对设备调试、品控体系和物流配送等复杂挑战,她通过融资和技术攻坚逐步突破。
这两年来,翠叶道因“网红化”客流激增,但同质化竞争也随之而来。在这股浪潮中,杨谢萍的应对策略是“守正创新”,保留熟客喜爱的老味道和延续着社区温情理念,同时通过线上分享店铺与街区故事来吸引新客,实现“流量”与“留量”的平衡。
“用温度连接生活,是深圳恰到好处的温柔”
“小黑!”店里的老主顾们亲切地喊着杨谢萍的昵称。杨谢萍希望咖啡馆不仅仅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更是一个打破人际距离的温暖空间。她会细心地记住老主顾的口味偏好,为常来的自由职业者预留插座,甚至帮忙照看放学的孩子;客人们如若喜欢自己上手冲一杯咖啡,她也很乐意与其切磋……而每当她在店里忙碌之时,总有熟客主动帮忙照看她年幼的孩子。这种善意联结而成的互动,让咖啡馆成为社区里的“一盏灯”,既照亮城市生活的奔忙,也传递着恰到好处的温柔。
“咖啡无界”是杨谢萍为深圳特调的一款创意饮品,灵感正源于这座城市包容与多元的特质。台卡上那句“与生活漂亮过招,我与世界,自有相逢”,恰是她在深圳生活的写照。“我想打造的是一个社区型精品咖啡空间,既有专业的咖啡与烘焙产品,更强调社区服务属性,”杨谢萍说:“希望这里不仅是生活的充电站,更是社区生活的第二个家,遛娃的妈妈、带宠物的邻居、自由职业者、上班族、相约的朋友……每个人都能卸下疲惫的情绪,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作为“深二代”,杨谢萍坦言外界常认为他们“起点高”,但她更愿用创造力证明自己:“父母的闯劲教会我,深圳的魅力在于永远有机会,但机会只留给敢行动的人。”
“我也想成为自己孩子的榜样。”采访结束前,杨谢萍笑着向记者分享道。当孩子了解她的工作之后,常常会骄傲地说:“妈妈,你真的好棒!”这份认可,让她更坚定未来的计划,她希望用咖啡呈现深圳各区的特色,调制出独特的“深圳风味图谱”,比如盐田港海运豆的咸鲜、梧桐山野蜂蜜的甘甜等,用每一款特调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