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形亮相WAIC: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07-27 12: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风向标,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顶尖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沿突破与产业变革。记者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北京人形”)获悉,此次,北京人形携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实战演示亮相,意味着其今年3月发布的“慧思开物”,在分布式具身智能体系统能力方面已经实现了全面升级。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携全国首个工业“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实战演示亮相WAIC

据介绍,当前,具身智能仍停留在“单场景、单任务、单构型”的早期阶段。行业亟需一套通用、可扩展的平台,支持多构型机器人在复杂真实环境中的应用。北京人形此次带来的多个工业场景具身智能体协作展示,是业内首个实现了公开真机演示的多具身智能体协作应用,具备重要突破意义。该系统基于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构建,具备跨本体兼容、任务异步协同自主调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脑多机、一脑多能”。这也标志着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路径。

同时,这一系列具身智能体能力也正应用于北京人形的明星产品“天工”上,持续推动其技术进化与实际应用拓展。在WAIC展区,“天工”通过一段段精彩舞蹈获得了现场观众们的广泛认可。

北京人形的明星机器人“天工”在WAIC展区被观众围观

北京人形在WAIC展区呈现了一条完整的工业场景任务链:在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的统一指挥下,各智能体机器人自主相互通报进展、沟通工作,电控柜操作区模拟精细操作,灯泡质检线完成工业检测,物品封装区执行封装作业,机器人穿梭于三个场景之间,完成搬运工作。系统通过分布式具身智能体架构,在四个机器人本体上部署了“电工大师”“搬运工”“质检员”“封装助手”四个任务执行智能体,同时在云端部署了任务调度智能体,负责接受指令和整体任务调度,将子任务分发给四个机器人协同完成,现场多个智能体共同构建起一个高效的“任务执行网络”。而操作员只需在“慧思开物”App上发送“开始”指令,观众便能在大屏幕上见证从任务下发到多个机器人协同完成全链路操作的全过程,直观感受到智能机器人在各类复杂场景的落地应用。

机器人在电控柜操作区自主完成开柜、点按旋钮、合闸等多工序的灵巧作业

工业场景“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能力的突破预示着具身智能正在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北京人形的这次亮相不仅完成了对具身智能技术能力的全面检阅,也为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