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树枝叶茂,阅读之花满鹏城 | 赓续特区精神 锐意改革开放

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07-24 10:3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深圳的全民阅读发展历程,是一部城市文化发展的生动记录

万物并秀,又一个暑期来临。与气温同步上升的,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还有深圳人持续高涨的文化热情。在今天的深圳,文化事业生机勃勃,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文化,已演化为一种城市生活方式。

2025年,深圳通过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及文化产业创新,持续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原创舞剧《咏春》全球巡演超260场,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65国参展,文化企业年营收达1.3万亿元。同时,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等重大设施投用。深圳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向世界展现其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千馆之城”格局凸显

深圳是世人眼中的“设计之都”“创新之城”,如今,“敢为人先”的深圳又被冠以“千馆之城”的美誉。

深圳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阅读已逐步渗透于市民的日常行为,成为深圳市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多年来,深圳致力于营造多元新型的阅读空间,在公园、社区、景点、文化空间建设书房,让阅读场景无处不在。截至2024年底,深圳共有1201个服务网点(包含879家公共图书馆、322台自助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馆之城”。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深圳城市阅读指数达102.24分,基建投入指标为67.3分,居民阅读行为指标为34.94分;成年居民人均年阅读量达22本,呈上升趋势。其中电子书12.42本、纸质书9.21本,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呈现“双轮驱动”格局。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深圳的全民阅读发展历程,是一部城市文化发展的生动记录。

2003年,深圳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将全民阅读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从极具创意地办起“深圳读书月”活动,到如今“图书馆之城”所形成的规模化建设,深圳用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2016年,深圳为全民阅读立法,连续多年举办“深圳读书月”活动超万场,还诞生了“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等品牌项目。

近两年,深圳以全民阅读“五进”计划为抓手,构建覆盖全域的阅读服务网络,推动阅读场景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作为核心品牌活动,第25届深圳读书月共举办339项、超2500场次活动,吸引超千万市民参与;第六届深圳书展共接待81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546.5万元……显示出深圳强大的文化辐射力。

阅读为城市筑基,善学习的深圳人有发自内心的光彩,而文化更给予深圳更强的自信和广阔的未来。不管是在图书馆、美术馆,还是博物馆,大家都以各自的方式“读书、读人、读城”。一波又一波的学习浪潮,见证着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的活力与激情。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