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严实深”三字诀 开创高校院系作风建设新局面 | 理论周刊

苏雷 方宁远 祁琭
07-21 08:5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促进高校院系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院系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其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一以贯之开展党的作风建设,结合高校院系实际构建院风教风学风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院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严”字当头

以作风建设铸牢院风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多次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加强高校院系作风建设是提振党员领导干部干事精神,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校院系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思想根基。高校院系党委应当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党委书记带头学、党委委员集中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基层党支部一起学,依托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第一议题制度等多种形式,引领师生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院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全面从严治党,锤炼党性修养。高校院系党委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有效干事创业有机统一起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扎实带动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自觉锤炼党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高校院系党委应当“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完善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学院党委统一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各单位部门协调联动”的作风建设工作格局,对关系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做决策、保落实,充分发挥学院领导班子“头雁”效应,坚决纠治“四风”问题。

“实”字为先

以作风建设夯实师风之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新要求,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四个相统一”,再到寄语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明确方向。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经师”与“人师”相结合,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铸魂育人。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核心,厚植师德师风建设根基。高校院系党委应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的重大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三全育人”全过程,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员化。

二是强化支部书记培育,激活教师党支部战斗力。高校院系党委要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精心培养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党支部书记人选,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党支部支委职务,推动教师党建和思政工作与学术科研能力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锻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支部全力支持、教师自觉自律”的长效机制,院系党委全面统筹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措施有力;各党支部全力支持党委工作,凝聚教师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广大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提升思想觉悟、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锻造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杆教师队伍。

“深”字为重

以作风建设深化学风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高校院系应当注重党风与学风之间的关系,以党风引领学风建设,将学风建设融入作风建设之中,不断强化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高校院系党委应当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耳入心入魂为重点,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加强思政内容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追求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校园文化。高校院系应当充分挖掘自身历史资源,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系统整理院史档案,通过定期开展院系红色故事分享会、精神传承座谈会等活动,邀请“五老”进校园讲述院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充分发挥院系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形成奋发向上的学风院风。

三是坚持经常性纪律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院系党委要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学生思政教育体系。结合“新生入学第一课”“毕业生党员最后一堂思政课”等载体活动,创新开展“廉洁科研”“诚信创新”等专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年学子扣好清正廉洁“第一粒扣子”。加强科技伦理教育,不断引导青年学子深刻认识“技术向善”的伦理要求,努力培养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拔尖创新人才。【本文为教育部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辑 刘彦 审读 王雯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苏雷 方宁远 祁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