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共振,演绎多元艺术魅力!“交互的未来(第五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亮相罗湖美术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07-18 14: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青春飞扬的艺术才华绽放夏日鹏城。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指挥部主办,罗湖美术馆、三一八艺术文化承办,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协办的“交互的未来(第五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于7月18日在罗湖美术馆展出。

本次展览汇聚全国70余位新锐青年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囊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多元化作品类别,探索科技、人文与艺术交汇的新维度。

当代码成为血液中流淌的电解质,当屏幕成为知觉延伸的神经突触当算法以无形之手编织我们的情感图谱与社交经纬——交互演变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生态。我们“在使用”交互技术的同时,也是“栖居”于交互编织的未来场域。

走进展厅,充满创意的艺术作品共同为观众带来多元的艺术体验。本次展览如同一座多维共振的实验室,汇聚架上绘画的深邃沉思、雕塑的物质重量、装置的沉浸场域与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灵光。这些年轻创作者将思想主动介入技术的内核,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

策展人惠书文介绍说,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于将传统艺术,比如架上绘画、雕塑、装置与新媒体作品并置,展现出青年艺术的活力与多元。值得一提的是,本季的展览新媒体作品的数量增加不少。这也折射出人工智能时代,不少艺术家通过艺术为手段,探索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全国,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有00后,也有70后,艺术的风貌多元鲜明”。在惠书文看来,罗湖美术馆举办“交互的未来”展览项目有年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深圳,这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其艺术生态始终涌动着青春的脉搏与先锋的锐气。近年来,在政府、美术馆、协会等多方合力推动下,青年艺术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科技与人文交织、传统与实验碰撞、本土与国际对话。惠书文认为,在发展新媒体艺术方面,深圳优势明显。“深圳有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为发展新媒体艺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罗湖美术馆馆长于延丰表示,本次展览作为2025“罗湖深港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以多种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呈现出全国青年艺术家和而不同的艺术取向。我们期望通过系列展览,丰富市民暑期文化艺术生活,进一步展现罗湖的文化魅力,促进文化深度融合,推动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人文湾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长陈俊宇认为,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罗湖美术馆今年举办“交互的未来(第五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罗湖美术馆这一项目长年的良好执行,已成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生态中的重要铺陈者,罗湖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的建成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鲜明的改革与创新基因,在新时期它也将成为不断挖掘与培育新兴艺术家的丰沃土壤。

深圳美术馆副馆长、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王子蚺表示,“交互的未来(第五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是深圳青年艺术生态活力的又一力证。展出的作品丰富多样,这些探索不仅展现了罗湖美术馆长期关注青年艺术创作,更印证了深圳作为创新沃土,如何持续激发艺术表达的破界与再生。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8月6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期间,馆方还将推出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方便观众更好地理解艺术。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