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首次股权投资海上风电,中国平安切入新能源赛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07-18 11: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中国平安与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风电”)就中广核汕尾甲子、惠州港口海上风电项目的深入合作在广东完成签约。

据悉,前期中国平安以37.26亿元成功中标中广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广核新能源(惠州)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底层资产为汕尾甲子、惠州港口2个海上风电电站,合计装机容量1.9GW,分别为粤东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投运至今运行稳定,预期收益良好。

上述项目由平安人寿直接投资,平安信托提供咨询服务,将助力中广核风电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支持广东省能源结构改善升级,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上述项目也是国内保险资金首次以平层形式直接股权投资海上风电项目,是中国平安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有力体现。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险资开始了对新能源电站建设的积极探索。

平安信托副总经理李宇航指出,新能源电站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成熟的运维管理、低合规风险及符合ESG战略等优势,正成为险资投资的关注点。险资的投入将推动新能源电站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站已成为一片蓝海。平安立足保险资金运用实际,在绿色金融领域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新能源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并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绿色领域优质标的的研究与投资力度。

对险资而言,新能源电站是具有前瞻性的投资选择。通过适度增加新能源电站等长久期权益资产的配置,险资可有效缩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提升资产负债匹配的稳健性,为此险资需进一步强化对权益类资产的研究能力,探索更多元化、前瞻性的投资布局。

“平安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借助行业龙头丰富的市场经验、深刻的行业认知、成熟的运营管理能力进行新能源电站投资,并将电站委托其具体管理,对险资而言是切实可行的投资路径。”李宇航表示,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深化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消纳等关键变量的理解,确保估值假设更加贴近市场实际,以此提升估值模型精准度和实用性,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图片由中国平安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