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深圳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推动各行业单位立足行业特性,践行责任担当,以创新服务深化文明内涵,用务实作风弘扬时代精神,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业典型。近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通报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获全国表彰有关情况,我市有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深圳市血液中心、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等23个单位获评新一届全国文明单位。
地处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区莲花街道以文明创建绘就幸福民生画卷。莲花街道办事处采用“政府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承接运营、公众参与”的模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幸福会客厅”,推出文化讲座、艺术展览、亲子活动等系列公益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基层治理模式,搭建群众和志愿者好用、爱用的积分平台,助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通过“莲花山下议事会”“街坊邻里茶话会”,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打造数字老年食堂、“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福宝宝”社区托育点等民生服务品牌,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市民群众在福田区莲花街道“幸福会客厅” 感受独具雅韵的文明氛围。
深挖本土红色资源,推出“渔邨文化课程”“渔邨星伙伴计划”,孵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社区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 + 教育实践 + 公众服务”三结合的文明实践活动,构建起百姓“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高效运作机制,精准对接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渔邨社区基层治理分析会”平台,建立闭环治理模式,确保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创新提出“党建 + 公益 + 普惠”思路,打造罗湖区首个社区托育点,有效缓解社区家庭“带娃难”问题。
渔邨社区开展多彩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从1993年在全国率先推行自愿无偿献血以来,深圳市血液中心开创了无偿献血的“深圳模式”。深圳累计超过606.8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百次献血者超800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全国领先,连续三年成为全国年度捐献超过百例的城市。中心持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等打造一流献血服务,以创新科技重塑献血体验,建设全国首个5G+智慧捐血站、全国首条全过程高通量血筛流水线,启用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等,让捐血站成为市民实现捐血救人愿望的爱心驿站,成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
人形机器人在街头捐血站助力无偿献血宣传。
秉承“文明众筹、文明共享”工作理念,由社会各界成员共同发起的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文明建设便捷沟通的桥梁。促进会构建了分级管理模式,派驻188名文明实践指导员驻点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政策宣传、业务指导、活动策划、工作培训和特色探索等活动。创新探索公共文化阵地全公益自运营管理服务模式,招募在文化艺术、管理服务等领域有特长、有热情的会员,参与文明实践中心日常运营、书法培训、志愿服务等工作。组织开展“我是文明代言人”“公共文明大家谈”等活动,积极传播文明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
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组织开展“我是文明代言人”活动。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