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枪“滴”的一声,屏幕上跳出货物信息——货品电吹风,目的地美国;货品耳机,目的地德国……14日,位于深圳宝安福永“国际物流村”的宇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仓库中,23岁河南小伙秦远猛正熟练地给即将发往海外的货箱贴标签,这是他每天都会重复上百次的动作,仓库就像是他的“主战场”。
秦远猛所在的物流公司,是国际物流村4300多家跨境物流企业中的一家。走在“村”中,“全球送达”“专业物流”“美国专线”“东南亚线”等标识,随处可见;货舱内智能叉车精准作业,货物清点人员来回奔走,各类电子产品装箱待运;货运车辆来来往往,将一箱一箱“深圳制造”“中国制造”货物,运到海陆空铁港口,发往全球市场。
一个不大的国际物流村,呈现的是一个外贸的大画面。特别是面对美国关税变局,深圳“国际物流村”中的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起积极应对,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华盛顿的关税清单时不时翻新,国际物流村的货柜车依然川流不息。它给出明确的回答:关税可以调整,但“深圳制造”“中国制造”与全球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不仅没有断,反而变得更长、更坚韧。
思路多
织密全球“物流网” 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20世纪90年代起,福永凭借毗邻深圳、香港两大机场,以及国道、省道、高速交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吸引大批物流企业集聚,逐渐成为深圳国际物流重要集散地。
福永街道物流协会会长黄晓斌说,国际物流村现有物流企业4300多家,85%以上物流企业集中在兴围、福围、怀德社区,柏威、递四方、涵文国际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此发展壮大。从年营收超百亿的现代化物流集团,到前店后仓的“夫妻档”,一、二、三级货代在这里形成了完备的生态链条,提供从货物接收、仓储、分拣、配送到报关、清关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满足海陆空多式联运的多样化物流需求。
“这个园区都是我们的场地,占地约18000平方米,一楼是1500平方米的仓库,配备6台智能叉车,能自动称重运输。遇到旺季,就得人工搭把手了。”货仓里,柏威国际科技物流数字化品牌营销部经理唐林旺忙前忙后,步履匆匆。
业务员跟客户谈妥订单后,就安排拖车拉货进仓报关,再通过国际航运、海运等发往全球,这是国际物流的通常流程。但今年开年后,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关税税率一度达145%;5月份,中美举行谈判,双方互相下调关税,并设立“90天窗口期”。
国际贸易风云突变,打乱了国际物流村里不少企业的节奏。
“美国业务占了我们市场份额的四成,关税政策变化影响非常明显,美线订单出现下降,因此必须要想办法突围。”唐林旺说,柏威国际科技迅速调整战略,加快拓展了在中东、东南亚、拉美、非洲、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线路市场。
“大家都在求新求变。”在他看来,国际物流村就像一个“班级”,“同学们”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研究国际贸易政策,应对国际物流市场的瞬息变化。
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成为共识。柏威国际科技顺势布局,在海外开设12家分公司,预计今年将在越南再开两家。
打通物流新通道,探索运输新线路,是村里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新思路。现在,国际物流村已开辟更多国际专线,国际小包等新渠道向好,今年以来发往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0%,营收超过百亿元。
采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平台化整合市场物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是国际物流村一些企业的新打法。一代国际物流总经理凌胡顺说,该公司最早做货运代理,赚取运费差额,去年开始在美国投入清关、配送等环节的资源,并成立自营跨境快递品牌3PE。“相比传统国际快递,我们帮客户物流成本降了30%以上。”
中美跨境电商是一个长期增长的赛道。“全球大部分货物来自中国,卖家也主要在中国,现在是发展快递品牌的重要机会,希望跟着中国企业一起出海,把更多深圳制造、中国制造卖出去。”凌胡顺表示,该公司最近有了很多新客户,对美小额包裹业务持续上扬。
打法新
主动出击建海外仓 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
全线的物流公司采取分散布局,专做美线的物流公司又如何应对?几公里之外,派格物流董事长谭方强正和同事一起研究在美国西海岸建立新的海外仓的有关事宜。
海外仓相当于将仓储前置,可以让跨境卖家实现提前备货,商品从电商平台售出后,就能从海外仓以本土配送模式发货,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关税成本,提高物流时效。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因此需要时刻未雨绸缪。”谭方强说,他有这方面的经历。今年2月,部分深圳企业就启动预防性备货策略,将安全库存周期从常规的3个月提高至6个月。美国大幅提高关税期间,派格物流位于美国东岸约10万尺的海外仓迎来了需求小高峰,这让他看到了趋势。
“关税政策变化之初,我们很担忧。但在美国考察后,一系列所见所闻缓解了我们的焦虑。”谭方强在当地沃尔玛、开市客等商超一番调研后发现,70%以上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当地民众的生活必需品完全离不开中国货,这让他彻底放下了心。
也正是这次出差,他更加坚定了加大拓展美国市场的信心。与其他专线尤其是美线物流公司一样,设立海外仓,加强本地化运营,成为当下优选打法之一。派格物流正从过去的直邮模式,加快转向海外仓布局。目前,该公司在美国已有两个海外仓,计划近期将再建第三个。
“一是让商家提前备货,降低运输成本,抵御关税波动风险,二是能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满意度。”谭方强说,他在美国出差时,在亚马逊上买充电线,下方会有一行小字“加2美元即可当天送达”,快速收货的体验正是依赖于本土仓库发货的高效性。
过山车式的关税波动,令村内美线物流公司业务跌宕起伏,但钱海众鑫物流负责人刘雄显得十分稳健。他说,公司在主动调整对美市场的依赖度、寻求新的国际市场的同时,增设新的海外仓。
他特别提到,钱海众鑫在美国、波兰设有海外仓。“为了应对关税变化,有的客户会把货都备到波兰仓,如果有美国的单子,再从欧洲发货到美国。”
事实上,海外仓已经成为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的重要“新基建”。据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最新名单显示,21个省级公共海外仓,17个由深圳企业运营。
动能强
深圳制造是最大底气
加快出海热卖全球
成千上万条物流线路在大湾区交织,集装箱轮昼夜吞吐着来自全球的货物,无人机在智能仓群中穿梭如蜂群……物流齿轮高效运转的背后,是深圳制造、湾区制造、中国制造,这也是中国外贸、中国经济在国际风浪中保持定力之所在,更是深圳国际物流村持续勃发强劲动能之所在。
中美互降关税后,中美贸易往来迅速回温,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攀升。
不久前,一批深圳市凯森尼克智能科技公司自研自产的小家电产品,从深圳国际物流村货舱装运后,经深圳港搭乘驶往美国西海岸的海运货轮出口。该公司总经理张国培说,他从2019年起在亚马逊等平台做跨境电商,主营宠物训练用品、消费电子等,产品备受美国等海外买家喜爱。
提及关税变化,张国培心态平静。“我们的产品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没有替代品,美国刚需始终存在。即使关税调整变化,我们公司整体销量依然保持稳步增长,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
深圳绘王趋势科技主要生产数位板、数位屏、数位一体机等硬件设备,出口占比六成左右,过去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国际物流村也是该公司的“出海口”之一。
“关税调整变化前,我们就开始改变策略了。”绘王趋势公司董事长徐鹤峰说,该公司早早做好应对准备,持续丰富产品线,除硬件外还衍生出了数字签名、数字作品等软件为主的服务贸易。“同时,我们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公司逐步加大对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并向中亚、中东等国际市场延伸。”
“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光固化3D打印机销往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即便是美国加征145%高关税期间,美国客户主动提出愿意承担部分关税负担,希望公司不要停止发货。”深圳市智能派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陈波表示,很多高品质的“深圳制造”在海外没有替代品。
在智能派科技,每2分钟就能生产一台3D打印机,单日最高产能接近12000台。“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让产品力说话。”陈波说,深圳培育壮大3D打印机产业,消费级3D打印机实现领跑。
深圳制造,动能澎湃;国际物流村,勃发新机。作为全球先进制造大市,深圳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持续向高向新,攀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更多深圳优势产品正借助国际物流村这样的跨境物流集散地,加快出海,热卖全球。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