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李跃
07-12 08: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更传递了城市的人文温度。

珠江潮涌,文明花开。昨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这是对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部署。

党的二十大以来,广东创新实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广东捧回多项殊荣。这些荣誉,是广东奋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结出的最新果实。

在此次表彰大会上,深圳更是连续第七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示范区,深圳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一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抽象的价值理念具象化、生活化,以生动实践诠释超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课题。

深圳是“志愿者之城”,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志愿服务发展史。目前深圳的注册志愿者数量超过400万人,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名志愿者。深圳是“阅读之城”,无处不在的阅读,点点滴滴润泽了文明的土壤。深圳是“科技之城”,科技赋能是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明特色,作为"最互联网城市",科技不仅提高了治理效率,更传递了城市的人文温度。

深圳用自身的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陪衬,而是城市跃升的重要竞争力;它不是“软任务”,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不是“独角戏”,而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大合唱”——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是“人”。每个市民都是城市文明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享受者。正是因为每个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不断锻造、升华城市的人文品格与精神气质。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一省之域的文化气象,更承载着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当好排头兵、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的时代使命。在这样的考卷之上,深圳当用心作答,展现出更多新气象、新作为,进一步激活、凝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更好地勾勒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圳样本”。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